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苏轼如何在进士考试里故意出题指桑骂槐讽刺王安石?(2)

对于这种以专制思想为基础的取人之道,苏轼极为反感,绝不赞成。他返回京城时,其才华和威望在宋神宗心目中也有很高的地位。因此,神宗为科举变革之事特别征询苏轼的意见。而苏轼也不客气,立即呈上了明确持异议的《议学校贡举状》。在苏轼看来,科举不论考什么,都有可能出现考试成绩与实际不相符合的情形。一切都以考试为准,失之于仓促,无法深知士人的才能行为。因此他曾经认为,科举应该“兼用考试察举之法”,这样就可做到“始由察举,而无请谒公行之私;终用考试,而无仓卒不审之患”。

至于王安石主张的诗赋缺乏实用价值这一点,苏轼也不以为然。他的态度十分明确:它是唯一可行的选才方法。如果说诗赋无用,为何从唐代以来,通过诗赋考试成为名臣的不计其数?反过来,苏轼对王安石中意的经义取士大加挞伐。一方面,如果考经义是为了考察品行,那么这等于教天下人作假,因为德行应该是通过君王的表率和奖惩来教化的。另一方面,经义取士由于缺乏科学客观的评判标准,容易导致任意发挥,不但难以选拔出真正的治事之才,且易造成浮华文风。

站在几百年再看这段争论,不免令人感叹苏、王两人都有偏颇之处。其实无论是诗赋,还是经义、策论取士,都各有其长,也各有其弊。在文学上,以诗赋取士曾造就了唐诗的兴盛;宋以经义、策论取士,也使得宋代文章长于议论。但就理政治世而言,无论是诗歌,还是经义、策论,恐怕都不足以选出具有经邦治国、规划天地的实际能力之士。后世明清科举的经义、策论同样沦为讲求文学技巧的文字游戏,便是一个例子。但要苏轼、王安石解决这个整个科举时代都不曾解决的问题,恐怕也是苛求古人了。

关键词:苏轼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