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乾隆重臣汪由敦墓背后的故事:传奇人生鲜为人知(2)

雍正二年(1724),汪由敦以浙江钱塘商籍参加殿试,高中二甲第一名即传胪,赐进士出身。此科正考官为安徽桐城人张廷玉,汪由敦由此迎来人生中的第二个转折。

汪由敦工作勤勉,记忆非凡,尤善撰拟谕旨,耳受心识,出即传写,不漏一字。乾隆十二年(1747),平大金川期间,乾隆口授方略,每日数千言,汪由敦皆援笔立就,无不当上意。乾隆十四年(1749),金川平,汪由敦因辛劳撰写谕旨有功,加军功三级,旋加太子少师,御赐“黼黻宣勤”匾额。乾隆二十年(1755),平准噶尔期间,汪由敦晨夕进见,夙夜不怠,撰写谕旨,议叙军功加三级。

汪由敦学问渊博,文章典章,被奉为韩(愈)欧(阳修)。他精通各类礼制,对各种大典安排得当,文章撰写得体,深得乾隆皇帝赏识。其词约而旨深,后被乾隆皇帝列为“五词臣”之一。其诗文合集《松泉集》,被收录进《四库全书》。

汪由敦书法极工,其笔法秀润,深稳端劲,备受世人推崇。汪由敦去世后,乾隆皇帝命翰林院将其墨迹编排十卷并全部摹勒上石,赐名《时晴斋法帖》。记录圆明园盛世壮丽景色的珍贵彩绘图《圆明园四十景图》(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法军掠走,现存法国国家图书馆),所有四十图题诗的书写者皆为汪由敦。汪由敦书法现被国内多家博物馆收藏,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汪由敦楷书苏轼春帖子词轴》,表现其馆阁体书法点画工整、光洁平直、字形整齐之特点;该院另藏的汪由敦书本《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以三十二体篆字书写,尽显其书法婀娜秀丽、端庄典雅之风尚。“忠厚传家久,诗书继世长。若能遵上理,万事尽嘉祥。”汪由敦手写的《孝经》,现被收藏于休宁县状元博物馆。此外,他还为韩愰《五牛图》、钱选《王羲之观鹅图》、赵孟頫《心经行书册》等历代名人字画题跋。

关键词:乾隆,汪由敦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