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由敦一生中曾五次担任会试考官、四次担任乡试正考官,提携选拔了众多人才,特别荐举了纪昀、赵翼等一代名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时任吏部尚书的汪由敦慧眼识珠,推荐33岁的纪昀参与修纂《热河志》。当年秋,乾隆皇帝巡幸热河木兰围场,汪由敦奏请让纪晓岚伴驾扈从,以便实地考察了解。一路上,这位年轻的庶吉士沿途恭和了多首御制诗,颇受“天语嘉奖”,从此进入皇帝的视野,开始了他的官宦生涯。乾隆十五年(1750),24岁的赵翼参加顺天乡试中举,其才华深得主考官汪由敦欣赏。同年冬,汪由敦推荐赵翼为礼部教习编写《国朝宫史》,后聘赵翼课其二子,并替其代草笔札。乾隆二十一年(1756)夏,在汪由敦的推荐下,赵翼入直军机处。时值朝廷平定准噶尔,军事文书往来频繁,为赵翼崭露头角提供了良机。
汪由敦非常关心民间疾苦。乾隆十五年(1750)六月,永定河决堤,汪由敦多次会勘永定河患。经过多次实地勘察,他认定永定河水患系河水暴涨偶然所为,考虑到另开新河不仅劳民伤财,还毁坏良田,故从民生出发力陈清淤、疏通旧河。得旨遵行后,他还亲自督工至事竣,为直隶人民办了件大好事。
汪由敦有着深厚的桑梓情结,乾隆十七年(1752)秋,他主持倡建了京师休宁新会馆,以便为众乡人求学、会试创造更加优越的食宿条件,次年该馆落成后,他亲自撰写了《休宁会馆记》。“千家烟火水弯环,四面云林拥翠鬟。若为双溪图十景,晴岚霁雪仿荆关”,他饱含深情写下的《双溪绝句70首》,全面描绘了家乡的秀美风光与特色民俗。
乾隆皇帝外出谒陵,四方巡幸,汪由敦大都随行。乾隆二十二年(1757)正月,时任吏部尚书的汪由敦随乾隆帝第二次南巡,二月廿七到达杭州。乾隆帝念及汪由敦久离故土,特给假归籍,还命以户部员外郎随办部务的汪由敦长子汪承沆随侍父亲同归。三月初一,汪由敦由杭州启程返乡探亲。三十多年来才回乡的汪由敦在短短几天里,谒祠祭扫,与老友叙旧,登门拜望长辈,慰问父老乡亲,还将平日俸禄及皇上赏赐所余千金捐入宗祠,并仿范仲淹“义田遗爱”,置良田百亩为帮扶后辈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