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历史影像 >

“北漂”毛泽东 如何一步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25岁时,像很多年轻人一样,毛泽东还在寻找人生信仰。农民出身的湖南伢子初来北京,涌入形形色色的新思潮中。

北漂的生活并不顺利,8人挤一铺炕,生活也十分拮据。但偶然中总有必然,对政治极为敏感且充满兴趣的毛泽东进入了思想最活跃的北大图书馆工作,逐渐靠近马克思主义,并在第二次进京时,成为坚定的拥护者。

青年毛泽东在北京的足迹不算丰富,却准确见证了他一步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

“北漂”毛泽东 如何一步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青年毛泽东。图/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吉安所左巷8号

为赴法勤工俭学首次“窘迫北漂”

1918年8月下旬,暑气未退,八个湖南青年挤在北京胡同里一间长不到一丈、宽仅八尺的小屋中,大被同眠,晚上实在想翻个身,得拍拍两边的人打声招呼,勉强活动一下。

“蜗居”于此的,便是毛泽东、蔡和森、萧子升等8名新民学会会员,这是25岁的毛泽东第一次进京时的真实境况。

彼时的中国“山雨欲来风满楼”。政权频繁更迭的湖南,教育遭受摧残,学生无学可求。新民学会召开会议,认为赴法勤工俭学或许是一条新出路。

在北京提前考察的蔡和森给毛泽东写信,希望他长驻北京,主持湖南青年赴法留学事宜,同时组织新民学会会员对国内问题进行大规模的自由研究。“以为清流既无望,心地不纯洁者又不可,吾辈不努力为之,尚让何人去做?”

1918年8月15日,毛泽东同罗学瓒、张昆弟、萧子升、陈绍休、贺果、罗章龙、李维汉等25名准备赴法的湖南青年动身前往北京。

作为新民学会赴法勤工俭学的组织者之一,毛泽东却没有出国。除了赴法所需经费问题,他在给友人周世钊的信中也表明了缘由:“吾人如果要在现今的世界稍为尽一点力,当然脱不开‘中国’这个地盘。关于这地盘内的情形,似不可不加以实地的调查及研究。”

刚进京时无处落脚,毛泽东住在了老师杨昌济家,其他会员分住在湖南会馆。为了方便联络,不久,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罗章龙等八人搬到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7号(今吉安所左巷8号)。

“北漂”毛泽东 如何一步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第一次进京时,毛泽东与蔡和森、萧子升等八人租住在景山东街三眼井吉安东夹道7号(今吉安所左巷8号)。知道视频截图

此处院子里有北房三间,东、西耳房各一间,东房两间,占地约100平方米。当时,毛泽东等8人租住在这个小院的3间北房,晚上休息所有人只能挤在一铺炕上。

困苦的“北漂”生活对于满怀抱负的毛泽东来说,并不算什么。

“在公园里和古老的故宫广场上,我却看到了北方的早春。当北海仍然结着冰的时候,我看到白梅盛开。我看到北海的垂柳,枝头悬挂着晶莹的冰柱,因而想起唐朝诗人岑参咏雪后披上冬装的树木的诗句:‘千树万树梨花开’。北京数不尽的树木引起了我的惊叹和赞美。”

此时的毛泽东正在寻找出路,如他自己所说“是自由主义、民主改良主义、空想社会主义等观念的大杂烩……但是我是明确地反对军阀和反对帝国主义的”。

北大红楼

图书馆职员“不安值守”,迅速朝马克思主义方向发展

1918年9月底,北大红楼一层西侧的第二阅览室,来了一名湖南口音的年轻工作人员,专门负责为北大师生办理借阅手续。

如所有初入社会的年轻人一样,毛泽东面临着经济问题,在来京的新民学会成员中,他是极困窘的一个。“北京的生活费用对我来说太高了。我是借了朋友的钱来到首都的,到了以后,非马上找工作不行。”毛泽东曾回忆道。

于是,杨昌济帮忙致信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希望为毛泽东谋一份差事。毛泽东本计划做北大教室清洁员,擦擦黑板,打扫完卫生还可以旁听。但蔡元培出了个更好的主意,不如在图书馆工作,遂写了张纸条给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李大钊,“毛泽东为实行勤工俭学计划想在校内工作,请将他安排在图书馆中……”

“北漂”毛泽东获得了第一份正式工作,每月工资八块钱。这也让他在糊口的同时,迈入了当时全国思想最为活跃的风暴中心。

“北漂”毛泽东 如何一步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毛泽东领取工资的薪金册。摄影/新京报记者浦峰

关键词: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