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历史影像 > 正文

夷陵之战1800周年:千万不要歧视你的对手

时光倒流一千八百年,刘备和陆逊的军队正紧张对峙。

乱世鲜有太平日子。为了替关羽报仇并夺回荆州,刘备一改讨伐汉贼的核心战略,对昔日的盟友孙权挥师相向。刘备派人开辟通路,联络异族,策反郡县,挑衅敌军。另一边,陆逊受孙权委派,在夷陵坚守不出,遭遇麾下将领们群起质疑。刘备看起来胜券在握。陆逊还在等待时机。战争的结果经由《三国演义》而广为我们所知。尽管在前八十回中出现了数次,陆逊的形象始终隐在雾中。直到夷陵之战前夕,他才郑重现身。不过,回目仍用“书生”来指代他(“守江口书生拜大将”);仿佛只有击破刘备,此人才配拥有姓名(“陆逊营烧七百里”)。不妨继续深入检视文本,看看陆逊是如何登场的。作者略施小技,先铺陈一番他人的评价:阚泽举荐他,称之为“儒生”;张昭蔑视他,称之为“书生”。用词略有差异,后文会讨论到。激烈的辩论制造了一种屏息静待的氛围。仿佛一场演唱会,张昭之类的老牌明星依次登台,却只是暖场嘉宾。这使人充满好奇,舞台中央将要出现的新一代超级巨星,究竟是什么样。演出开始,陆逊从天而降。作者不轻易写人外貌,对陆逊却费了一点笔墨:“身长八尺,面如美玉,体似凝酥”(后四字见于嘉靖本,毛本无),从身材、面容、肤质,多维度刻画这位新角色。这是中国古典文学常见的修辞,微夸大,略含糊,赋予读者自主想象的空间,不过未见得高明。因为诸葛亮出场时,外貌也是“身长八尺,面如冠玉”的套话。高挑却不魁梧,俊美但不阳刚,算是某种对书生身份的刻板印象。可以看出,作者毫不掩饰地利用任何机会,给陆逊贴上“书生”标签,并一再强化它。既然如此,本文就以“书生”二字为线索,来讨论作者为什么采用这种策略写作,以及现实中的陆逊是否真是书生。

1234...7全文 7 下一页
关键词:夷陵之战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