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频道首页 > 闲话历史 > 正文

岳飞之死虽然很冤 但也有自已踩中必死的“雷区”

2017-11-20 10:01:26      

关于岳飞之死,大家都有共识的是,死于宋高宗赵构与秦桧之手。至于为什么,则有许多分歧。关于赵构为什么杀岳飞,大体上的说法有两种:岳飞提出“直捣黄龙府,迎回徽钦二帝”,这造成对赵构皇位的威胁,于是赵构杀死了岳飞;赵构是一个投降派,不杀岳飞有碍大宋“投降大业”。而关于秦桧为什么杀岳飞,答案就一个:他是金国奸细,要为灭宋大业付出自己的汗水,贡献自己的智慧嘛!

图片

▲宋高宗赵构(1107年6月21日-1187年11月9日)

宋高宗杀岳飞的理由不靠谱是的,宋高宗杀岳飞的几个理由,要么不靠谱,要么不充分。传得最多的说法,迎回徽钦二帝造成赵构继位合法性危机的说法,我现在这里深入分析。古代立君主,一般有立嫡、立长与立贤之说。公元宋徽宗赵佶(公元1082年5月5日—公元1135年6月5日)一辈子生了32个儿子,其中长子赵恒(公元1100年5月23日—公元1156)是原配王皇后所生,等于既是长子又是嫡子,所以不存在嫡长分离的情况(比康熙皇帝的嫡长分离要好得多),没有嫡长矛盾,地位稳固。所以虽然我们的艺术家天子放浪不羁,而且最喜爱“深肖朕躬”的皇三子赵楷,但在封建礼法根深蒂固的宋代,还是根本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所以皇太子之位牢牢地长在了赵恒身上,直到他爹禅位他做上天子那一刻。本来,赵构(公元1107年6月21日—公元1187年11月9日)既非嫡又非长,皇位怎么也落不到他头上,但是“靖康事变”改变了一切:大宋皇族被一网打尽,康王赵构硕果仅存,“事急从权”,所以被拥立为监国,这已经初步奠定了赵构接班的合法性;再加上北宋靖康元年(1126年)春,在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府时,赵构曾自请以亲王身份去金营做人质,这种“舍我其谁”得做法一定程度上塑造出赵构“贤”的形象,也为其后来接班增加了合法性基础。

图片

▲南宋初年抗金形势图

但是,客观上说如果哥哥赵恒回来,也确实会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他,虽然群臣不会逼着赵构退位,但哥哥如果逼迫自己,自己还真不好办——参看明朝“夺宫之变”,在“土木堡之变”后力挽狂澜的朱祁钰,未能以礼相待昏庸不堪的哥哥朱祁镇引来了群臣上奏弹劾,而后来合法皇帝朱祁钰被哥哥废除居然众口缄默——所以赵构宁肯接回母亲韦太后,也不在哥哥生前接回他。那么,会不会是岳飞大嘴巴,犯了皇帝的忌讳?笔者认为,确实有可能,但是岳飞紧接着干了一件事,应该是消除了宋高宗赵构的猜忌。

图片

▲宋钦宗赵桓(1100年―1156年)

金朝把宋钦宗的太子赵湛送到开封做了傀儡皇帝,这的确造合法性上严重威胁了赵构的地位。于是岳飞上书高宗,希望他早立太子,这不仅能挫败金朝的阴谋,同样也能最终确立下赵构的合法地位——同样参看明史,朱祁钰在有太子朱见济时并不担心身后事,但自己独生子死后就开始下黑手想害死哥哥,这恰恰说明了太子对于一个皇帝合法性的重要。所以宋高宗虽然驳回了岳飞的奏折但却写下了这么一句话:“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注意,我们古代皇帝很有趣,一般来说,有点儿像金庸《天龙八部》里的天山童姥,越信赖谁折子上越会写重话,越是不信赖谁越容易在折子上写一些吹捧的话,比较突出的是雍正对年羹尧,已经不信来了,却在折子里一再写下“恩人”之类,作用是麻痹年。赵构在这个折子里说的话应该比较重,这恰恰有点儿“打开天窗说亮话”的感觉,越是证明了他已经明了岳飞的心意,所以不以为意。故而,笔者认为岳飞之死当与徽钦二帝无关。

图片

▲岳飞抗金在广德六捷战地界图

第二个原因,许多人认为赵构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投降派,一心一意想要投降,而岳飞阻碍了他的“投降”大业。证据是两个,一个是赵构曾经写下的《乞哀文》,这奠定了赵构“投降派”的标签;另一个是金朝议和条件中说:必杀岳飞,而后和可成也!这表明赵构杀岳飞是直接听命于金人。对此,笔者提出几点疑义。首先,哪一位君主甘当投降派?中国古代的君王,你说他贪生怕死那是一定的,但你说他甘当投降派则不然。所有君王(除了晋朝那个傻子皇帝外)无不是有枣没枣打三竿,能得到更好的没人愿意要次的。现在有个觉好的机会收复北方为什么要投降?退一万步讲,就算是赵构希图安稳的小朝廷生活不希望再打仗,但是有一条,以赵构之智慧还是能想明白的,那就是:乞和未必用杀将,杀将之后未必和。且不说战国末期赵王杀李牧而赵亡,檀道济那“汝敢坏汝塞上长城”的警告应该过去不远,这些都是饱读史书的赵构耳熟能详的。再者,赵构自己的经历应该是最好的例子:当年金朝搜山检海时可是把他逼到了海南岛。如果没有军事保证,谁敢确定金朝会不会如法炮制(金人后来果然如法炮制——海陵王南侵,采石矶大战)。所以赵构不会杀将乞和。

图片

▲秦桧(1090—1155年)

再来说说秦桧秦桧杀岳飞的理由其实不值一驳。他是金朝奸细,卧底宋朝!那么目的何在?在那个“非刘不王”的时代,秦桧在赵宋封不了王,在金朝那也封不了王。在赵宋这已经位极人臣,官拜丞相,他又何苦扳倒大宋,扶助金朝?就是为了到了金朝那边再做丞相(而且金朝是一个有着部落贵族共同议政传统的国家,秦桧就算扳倒了大宋,到了金朝那边也做不了丞相)?所以这也不可信!

图片

▲岳飞(1103—1142)那为什么杀岳飞?

但是,岳飞确实被赵构和秦桧杀了。那么,原因又是为什么?笔者认为,这得从大宋军事制度上来探讨。宋朝为了克服五代残唐时期藩镇混战,各霸一方的状况,采取了历代以来最重文轻武的政策:首先,文人管理枢密院——从中央层级削弱武将实力;第二,强干弱枝,建立强大禁军,直属中央——保证中央对地方的威慑力;第三,“兵无常将,将无常兵”——即使在地方,也要杜绝将与兵形成依附关系;第四,地方设立转运使,不仅政财,也保证军财分离。可是,“靖康之变”彻底破坏了这些制度——不仅破坏了这些制度,简直是破坏了一切!“靖康之变”金朝彻底打碎了赵宋的高层统治基础,而“搜山检海”可谓是打碎了赵宋王朝的基层统治基础。

图片

▲靖康之变

 蜡像屯军制度下的岳家军与府兵相同岳家军的创立,首先源于屯兵。而屯兵制度在乱世与可以造成分裂的府兵是一样的——军队的粮食供应自给自足。一支军队,一旦粮食自给自足,就打破了上文所说的赵宋王朝重文轻武政策的第四条军财分离;另外,由于苗刘兵变,混乱的赵宋王朝已经不堪拥有庞大的中央禁军了(也是威胁),这就是说,一旦地方势力做大,中央没有能力应对。这就打破了“强干弱枝”;另外,岳家军自始至终全部由岳飞统御,别说枢密院的文官,就连另一个将军都不认。所以,客观上讲,岳家军已经成为了岳飞的私人武装。当然,笔者在此声明,岳飞的主观意识是绝对忠于大宋,这是没有疑义的,但问题的关键是,皇帝怎么想?

图片

▲岳飞奉诏班师图

十二块儿金牌成了试金石赵构一直很信任岳飞,但慢慢的,对于日益崛起的岳家军,有了忌惮之心。毕竟这也不仅是为了我、皇位,也是符合祖制的做法。但是,还不至于杀掉岳飞,因为岳飞还是忠心的嘛,国家还是需要岳飞的嘛!但是,有一件事改变赵构对岳飞的看法,那就是十二金牌事件。本来只是具备造反的实力,而并无造反之心,但通过这十二块金牌事件,宋高宗“发现”岳飞的“并不是很忠心”——十二块儿才能召回你岳飞,谱儿不下呀!秦桧的作用促使赵构最后杀掉岳飞,当然,这里少不了秦桧的作用。不过,问题是秦桧为什么狠岳飞?还是要从赵宋王朝制度中寻找。长期以来,赵宋王朝文官地位大大超过武将,而且“压制武将”已经成为了不成文的规定,连文彦博这样的半个世纪的老贤相不也是百般难为狄青么?现在好了,出现了岳飞这样一个大bug,再加上秦桧又不是那么光明正大,所以下黑手整死岳飞也就不能避免了!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