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日本依旧是半导体生产大国。
虽然盛极一时时,日本十大综合电机大企业,组成日本半导体产业军团,将美国的军产学军团打得一败涂地,但从上个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出现“日美半导体摩擦”,之后是美国转败为胜,压过了日本。不过今天在闪存(NAND)方面,东芝依旧是世界最大的企业,在光信号转电信号方面,索尼的CCD维持着世界领先地位。如果看发光二极管(LED)的话,日亚化学工业具有领先地位。日本企业的半导体开发、制造能力并不差。
但是,我们还是要说,今天的日本半导体早已经不能和三十年、四十年前比,已经江河日下,特别是在世界产业发展大潮中,因为一度败给了美国,想再抬头已经非常的困难。
1989年~2003年,笔者在日本的大学里读书和做教学工作,日本产业的变化一直是主要研究课题之一。当时日美半导体摩擦不断升级,笔者观察了整个交涉过程。2003年回国后,继续追踪日本半导体产业的变化直至今日。在这里想将日美摩擦的主要内容做一个归纳,最后对日本败退的一些原因做粗浅的分析。
自家制作半导体生产设备
在19世纪,半导体已经被英国等国的科学家发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1947年前后,美国贝尔研究所开始发现锗(Ge)晶体管,并在1952年前后,将研究成果以转让专利的方式,有偿提供给世界各国。
日本有家叫做“东京通信机工业”的企业,在知道美国这项新技术后,迅速和贝尔研究所签了转让合同,开始在日本从事商业开发及生产。东京通信机工业仅有数人,用现在的话说是家风险企业,没有像样的员工,日常生产、经营都是老板一人亲力亲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