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设为书签Ctrl+D将本页面保存为书签,全面了解最新资讯,方便快捷。
军事APP
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闲话历史 > 正文

1984年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促成了天安门城楼开放(2)

1984年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促成了天安门城楼开放(2)
2019-10-24 16:21:31

(2)一封平信起了关键作用

改革开放后,人民大会堂率先对外开放。1980年,有人提出:是否可以将天安门城楼向群众开放?不过,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不够开放,客观条件也不够成熟,这个想法只是个建议而已。

据本报2008年12月18日9版《龙年迎客——天安门城楼开放的前前后后》记载,1984年9月,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受到当时中央多位领导人的重视。信中写道:“我是1954年从上海来北京的。三十多年来,每次到天安门,仰望天安门城楼,我总梦想有一天能登上这‘祖国心脏的心脏’。我向周围的同志们说出我的愿望,有人说这是‘幻想’‘白日做梦’,但我深信,总有一天,梦想会成为现实……当然,要开放天安门城楼必须确保安全,但只要有现代化的设备和必要的措施,安全是能保障的。万一有坏人想破坏,也并不可怕,可以教育人民。”

1984年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促成了天安门城楼开放

在信中,这位署名“华兴”的人还提出了天安门的维修经费可由爱国侨胞捐款赞助等具体意见,可谓周到细致。

在中央多位领导人圈阅后,最终,当时的中办主任批示:“请北京市提出具体意见,报中央审批。”

此后,天安门城楼向公众开放的脚步逐渐加快,特别是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1985年5月18日,作为天安门城楼开放配套设施的天安门旅游服务部开业,广场两侧也设立了流动厕所。到天安门广场和故宫参观的游人能够方便地买到饼干、饮料、纪念品等商品。

经市政府批准,作为北京市旅游局开展的“北京国际旅游年”的重要旅游项目,天安门城楼于1988年1月1日起正式对外开放。

(3)入选当年二十大新闻

天安门城楼开放第一天,上午9时开始售票,可天色未亮,人们就从四面八方赶来。

在售票厅前,本报记者看到了77岁的退休老职工高希武。家住东四七条36号的他早上5时多就从家里出来了,荣幸地成为购到登城楼参观券的第一位国内游客。他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记者说:“我在北京生活了50多年,从天安门前不知走过多少次,这回能登上去看看,实在高兴哟!”

开放时间到了,踏着红色胶背地毯的游客们兴致勃勃地拾级而上。人们俯瞰天安门广场,远眺长安大道,在中央大厅内驻足留连,在金碧辉煌的建筑前拍照留念。来自芬兰的马迪拉先生携同夫人和一对可爱的孪生宝宝,一起登上了天安门城楼。他说:“能登上这个举世闻名的神圣之地,感到十分荣幸。”(1988年1月2日《北京日报》1版,《天安门城楼迎来首批中外游客》)

1984年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促成了天安门城楼开放

首次开放的天安门城楼是按照开国大典时的样子布置的,桌椅、沙发、茶具、挂钟、屏风……一件件都原样摆放,丝毫不差。略有不同的是:大厅中用作隔断的大型屏风,张挂了田世光、郭怡宗、王庆生等著名画家画的牡丹、翠竹、腊梅等花鸟画。此外,工作人员还专程到历史博物馆去翻拍了著名的油画《开国大典》,悬挂在大厅的正中央。画中远处天高云淡、近处红墙碧瓦的景色,正和天安门城楼交相呼应,合为一体。

1984年一封署名“华兴”的平信,促成了天安门城楼开放

对外开放头一个月,天安门城楼就接待了国内外游客4万多人,其中85%是国内游客。这个令人激动的大事件入选了当年的二十大新闻。(1988年2月1日《北京日报》1版,《天安门城楼接待国内外游客四万》)

关键词:

相关报道:

     

    “沁”中国:一个温暖孟加拉国的故事

    23-09-27 14:14:48“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

    耶鲁大学人类学家答疑,人类为什么会选择农耕与定居?

    22-11-04 17:27:30农耕文明,《国家的视角中》

    1154年,人才大爆炸

    22-10-28 18:14:45科举考试,秦桧

    科举的弃儿,科学的牛人

    22-10-28 18:01:58郑和航海,李时珍

    古代对君子的要求是什么?

    22-09-23 12:36:30五代十国,周文矩

    吕蒙正为何敢当面泼宋太宗的冷水?

    22-09-22 18:19:57吕蒙正,宋太宗

    朱允炆:一个被诸多忠臣拥护的君王

    22-09-15 18:44:31朱允炆,朱元璋

    竹林七贤消亡史

    22-09-08 11:45:37竹林七贤,嵇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