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很多充满神秘色彩的组织,而这些组织也留下了很多有关他们的传说,半真半假。
5、墨家
墨家创始人:墨翟(dí)
墨家约产生于战国时期,与孔子所代表的儒家、老子所代表的道家共同构成了汉民族三大哲学体系。
法家代表韩非子称其和儒家为"世之显学",而儒家代表孟子也曾说"天下之言,不归杨(杨朱,道家代表人物)则归墨"等语,证明了墨家思想曾经在中国的辉煌。
墨家的主要思想主张是:主张人与人之间平等的相爱(兼爱),反对侵略战争(非攻),推崇节约、反对铺张浪费(节用),重视继承前人的文化财富(明鬼),掌握自然规律(天志)等。
墨家同时被视为中国最早的民间结社组织,有着严密组织和严格纪律,其最高领袖被称为“巨子或钜子”,墨家的成员都自称为“墨者”。
墨翟可能是第一代“巨子”。巨子由上代指定,代代相传,在团体中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皆可使赴火蹈刃,死不还踵”(《淮南子•泰族训》)。
墨者多来自社会下层,生活清苦,以“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为教育目的,尤重艰苦实践。
因为墨家思想独有的政治属性,兼之西汉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官学勾结政策,墨家不断遭到打压,并逐渐失去了存身的现实基础,墨家思想在中国逐渐灭绝;
直到清末民初,学者们才从故纸堆中重新挖出墨家,并发现其进步性,近年来经过很多新墨者的努力,墨家学说出现复苏。
4、巫教
华夏文明的根源在于上古巫教。上古巫教历经夏、商、周三代,统治中国数千年;大家所熟悉的如周易八卦等,皆是此中产物。
到了东周,随着社会经济的多方面发展,原有的上古巫教也面临种种社会新问题的考验,旧的社会秩序不复存在,分封制度和周天子的宗教、政治权威随着诸侯之间“无义战”而面临全盘崩溃的危险。
对此,华夏先民开始了新的探索,出现了百家学派。
巫教,始于上古祭祀文化。扎根民间,根基深厚,与儒释道三教一样是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三教之外的中华传统。
3、景教
景教,即唐代正式传入中国的基督教聂斯脱里派,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景教起源于今日叙利亚,是从希腊正教(东正教)分裂出来的基督教教派,由叙利亚教士君士坦丁堡牧首聂斯脱里于公元428-431创立,在波斯建立教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