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雍正不断打击朋党,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雍正二年(1724年),雍正专门发布了《御制朋党论》,提出要坚决打击朋党,治理官员们的结党营私。与此同时,雍正又以极为残酷的手段,处置了曾经与他争夺皇位的康熙皇子以及他们的追随者们,使得自己在朝中的皇权威严进一步加强。
此外,雍正还通过建立“军机处”,加强了重要集权,并通过“密折制度”,加紧了对于官员的管控。
而最为人钦佩的,还是雍正做到了每一份奏折都有他亲自批阅,这样一来便可深度掌握全国政局的实际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
最后,雍正鉴于康熙朝晚年“九子夺嫡”的教训,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避免了皇子间骨肉相残的戏码再度上演,也确保了之后皇权交接的平稳。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可以说,正是雍正的努力,成功收拾了康熙朝时期所留下的“烂摊子”,不仅是为之后的“乾隆盛世”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甚至可以说是为大清王朝成功“续命”。
所以,现在的历史学家也提出这样的观点,所谓的“康乾盛世”,更应该称之为“康雍乾盛世”,因为雍正在这其中所起到的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不应该被忽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