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紫禁城有九千间房屋,过年时谁给紫禁城写春联?(2)

梁章钜还说:“章钜以珥笔枢垣,出入承明者数载,千门万户多在睹记之中。”他在紫禁城任职多年,见了千门万户的春联,熟记在心,形成了《楹联丛话》的基础。

紫禁城有九千间房屋,过年时谁给紫禁城写春联?

有意思的是,紫禁城里的春联,并非红纸墨笔写就,而是白绢书写:“大内宫殿春联,例用白绢,由翰林谨书呈进。盖宫殿漆柱,俱大红色,故以白色映之。”这是因为,清朝在入关之前就崇尚白色。而且,当白绢春联与紫禁城的朱红色柱子形成色彩对比,非常好看。

有时候,遇到皇帝、皇后过寿辰时,内务府为了在紫禁城内烘托喜气洋洋的气氛,会请示采用大红对联。1894年,正值慈禧太后60大寿,礼亲王世铎专门给慈禧太后上了一道折子:“其对联是否一律用硃红纸书写,镶用黄色绢边,伏候钦定。俟命下之日,由工部踏勘尺寸制造。”

乾隆时期的书法家梁诗正、于敏中、张照都曾经为紫禁城写过春联。

张照擅长行书和楷书,写得一手“馆阁体”,连乾隆皇帝都非常喜欢。吴振棫《养吉斋丛录》记载了这样一则趣事:”高宗喜张照书,会所书宫廷春联岁久将易新者,所司请毁其旧,高宗不可。命次其大小行楷为七等,得字四百有奇于几暇仿春帖子体,集成五、七言诗十七首,装作巨卷,命董邦达绘《岁朝图》于卷端。”

紫禁城有九千间房屋,过年时谁给紫禁城写春联?

这是说,张照书写的春联过了一段时间,需要更换为新的春联。有关部门请示将旧春联销毁,乾隆皇帝认为不可。乾隆皇帝命人将这些春联拆散,再重新组成17首五言诗、七言诗,装成册子,再命画家董邦达画了一幅《岁朝图》。诗画合璧,形成了新的艺术品。

书写春联是一项巨大的工程,更换春联也不简单。紫禁城春联使用上好的白绢,每更换一次都耗资不小。为了节约开支,清朝多次裁撤使用春联的地方。1765年,乾隆皇帝就批准内务府奏折,裁撤了100多处使用春联的地方。

在清朝中期以前,紫禁城的春联基本上是每年一换。后来,为了便于统一管理和减少开支,紫禁城的春联改为5年更换一次,这种更换频率比民间还低。

关键词:紫禁城,春联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