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活字印刷残页
王祯不是第一个发明木活字印刷的人,但他首次将经验整理成文,并有所革新,在工序上省去加热环节,元英宗至治二年(1322),奉化知州马称德用10万木活字印成《大学衍义》(共43卷,今已失传),足见木活字印书已在安徽、浙江一带流行。早在王祯试验之前,他也了解过锡活字印刷(“近世又铸锡作字”)。不同于木活字,锡活字是要经过造模浇铸而成,每个锡字上留有小孔,以铁丝串成行,排在字盘内,再以薄片隔开,待活字固定后开始刷印,由于锡活字吸水性差,着墨不匀,稍用力刷墨易划破纸,王祯认为“不能久行”,转而寻“巧便之法”,不过锡字始于何人、何地、印有何书,王祯没有记载。学者潘吉星认为王祯所说之“近世”当指元以前的南宋(12—13世纪),因为谈到宋元之际或元初时,他已用“今”或“今世”了,王祯可能从前辈或前人记述中了解到锡活字法,这表明至迟在12—13世纪,中国已有了金属活字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