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
共产国际先后在莫斯科创办东方大学和中山大学,招收中共党员、国民党员和革命青年。东方大学于1921年成立,学制初为7个月,后改为3年。课程有科学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国际职工运动史、社会学等。1921年冬,东方大学中国班建立中共旅莫支部,成员有刘少奇、罗亦农、任弼时等。大革命时期,中共中央继续利用这个有利条件,选派优秀党团员到此深造,1925年就计划选派60人。规定的选拔条件也特别强调政治因素,如“革命意志确定”,“不迷信个人自由,能受团体拘束”,“懂得赴莫是学习革命,不是研究学问”等。
莫斯科中山大学创办于1925年,专门帮助中国培养革命人才。从大革命时期到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逐渐派来大量学生,包括张闻天、王稼祥等。课程与东方大学相似,历史课有社会发展史、中国革命史、俄国革命史等,哲学主要讲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还有政治经济学、列宁主义、社会学、军事学、党的建设等。学校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方针,注意引导学生研究中国实际和了解苏联社会的情况,强调学生除课程学习外,还要参加“行动学习”,行动第一,理论第二,包括参加各种会议,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参与各种社会工作等。后东方大学中国班并入中山大学,1928年改名为中国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在国共合作破裂后只招收共产党员。
中国共产党还选派一批党员到苏联红军学校等军事学校学习,培养军事干部,其中有聂荣臻、叶挺等人。大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党员干部初步开展了出国留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治国安邦的政治军事人才,他们回国后在革命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