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1949年毛泽东关于建设新中国的思考和实践(13)

从1950年至1952年底,新中国在争取财政经济状况基本好转的同时,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阶段性胜利,并陆续开展了土地改革和各项民主改革,采取一系列措施恢复国民经济,进行各项建设,使新中国逐渐呈现出气象更新的勃勃生机,也为后续过渡时期总路线和“一五”计划的实施打下了坚实基础。

关于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建设新中国的思考和实践,新修订的《建国以来毛泽东文稿》第1册中有不少文献可资参考,内容涉及吸收民主人士参加政权建设、对旧人员的处理、人民军队参加生产建设、解决粮食问题等,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毛泽东在新中国成立后最初岁月里的战略筹谋。有必要提及的是,此时毕竟是新中国的初创时期,毛泽东的一些思考和为此采取的措施,也带有探索的性质,随着实践的丰富和发展,必定会日益完善。无论如何,这在当时都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

历史在前后对比的细看中会更加清晰。新中国成立前夕的1949年6月15日,毛泽东在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上的讲话中曾经预言:“中国人民将会看见,中国的命运一经操在人民自己的手里,中国就将如太阳升起在东方那样,以自己的辉煌的光焰普照大地,迅速地荡涤反动政府留下来的污泥浊水,治好战争的创伤,建设起一个崭新的强盛的名副其实的人民共和国。”

历史的发展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人有能力把对未来的设想变为现实。以新中国成立这个中国革命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胜利为起点,中国共产党人带领全国人民开始了新的长征,并不断引领中华民族向着伟大复兴的目标奋勇前进。

作者:杜栋,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助理研究员;梁琨,国家档案局政策法规研究司教育处处长

来源:《党的文献》2019年第4期

关键词: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