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120年前八国联军侵占北京 当时的清军实力究竟如何?(5)

清政府重金打造的武卫军,五军之首虽为荣禄,但他能调动的只有武卫中军一部。武卫后军的甘军,就是其首领董福祥的私家军队。在董福祥的领导下,甘军军纪恶劣,虽然甘军在保卫北京的战斗中作战英勇,但在八国联军入京后,甘军的余部抢先在北京城大肆抢劫,扬长而去。

京津防线上,总督裕禄无法有效的指挥部队,以至于首尾不应,乱成一团。最后,裕禄饮弹自杀;领导京畿防线的李秉衡,有志于敌军血战一场,但是还没交手,手下的将领张春发、万本华、陈泽霖就带着自己的队伍跑了。手下无可用之人,李秉衡只得吞金而死。

这些情况,都与清军的军事体制有关系,自镇压太平天国后,清政府权威大大削弱,只得依赖地方部队维持局面。各个封疆大吏都拥兵自重,使得中国军队逐渐成为将领们的私有财产,而不是国家的国防力量。即使是朝廷自己组建的军队,也因为中央没有德高望重的军事将领,导致军队领导权无法统一。

国难当头之时,临时调集的军队都会面临群龙无首的局面。在面对强敌入侵时,要么各自为战,要么争先跑路。整个庚子之役,看不到一位统领所有清军和义和团的司令长官,大家都是各打各的,毫无章法。

对比之下,八国联军推举出来的每一个司令官,都有一定的个人权威,足以统御全局。联军从天津到北京,都有着统一协调的步伐,不存在严重的内讧。

其二,政府无备而战、大意轻敌。由于慈禧轻信义和团的力量,导致清政府在备战上疏忽大意。正如上述天津城西西沽军械库,这些武器本来可以装备四万人左右的军队,但直到八国联军占领了大沽口炮台,这些武器还在军械库里睡大觉。

由于没有提前做好备战准备,清军除了武卫军,其他的部队都拿着落后的武器。根据《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一)》统计,当时,北京内城七门的八旗守军,武器大都为抬枪、洋枪、后膛洋枪、神威炮。除了后膛洋枪外,其它装备大都是旧式武器,基本应该淘汰。例如使用黑火药的前膛枪,射程短、发射速度慢、枪管发热还容易炸膛。后膛洋枪则进步很多,但装备数量却很少。

关键词:北京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