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
大型原创歌剧《拉贝日记》亮相。
为方便国外观众理解歌剧的内容,
南京大学被委托在一个月内,
将歌剧《拉贝日记》翻译成德文版,
罗克成为了其中的一名译者。
因为时间紧张,翻译期间,
罗克和其他译者吃住都在办公室里,
每天只有5小时的睡眠时间。
南京大学拉贝与国际安全区纪念馆。(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他说:“我对拉贝的所作所为感到骄傲,
并不因为他和我同为德国人,
而是他在宛若人间地狱的南京,
做了一个人该做的事,
展现了人性的光辉。”
对于84年前的惨剧,
中国人民仍记忆犹新,
并努力将传承历史记忆、
维护世界和平的精神传递给下一代、
传播向全世界。
包括罗克在内的,
诸多爱好和平的海外人士也参与进来,
把中国人民对和平的祈愿播撒开来。
——张纯如纪念馆馆长: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薪火传递者。”
2005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张绍进、张盈盈(左)为女儿张纯如雕塑揭幕。(资料图) 中新社记者 泱波 摄
17年前,张纯如用一把手枪,
结束了自己年仅36岁的生命,
震惊世人。
她用生命撰写的书籍,
改变了西方世界长期遮蔽南京大屠杀,
这一历史的现状,
在全世界引起了强烈反响。
为了永久纪念张纯如,
铭记这位为人类伸张正义,
和为和平作出巨大贡献的伟大女性,
张纯如纪念馆于2017年4月,
在江苏省淮安市开馆。
张纯如纪念馆展陈区以“不能忘却的纪念”为主题。张纯如纪念馆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