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正文

中国人是如何开始公开征婚的(2)

中国人是如何开始公开征婚的

蔡元培与第二任妻子黄仲玉。

虽然槽点重重,但对于那个时代而言,敢于在社会上公开征婚,已经是很开放的做法了。

在这些社会名流的推进下,公开征婚渐渐变成大众行为。这些征婚启事风格各异,有的言简意赅,直接说明要求,有的则附庸风雅,写一首短诗甚至长文。不过想来后者用于征婚的效果应该不会特别理想,联想一下今天如果有人在微信上连发几千字的小作文,应当是个挺讨人嫌的行为。

中国人是如何开始公开征婚的

《半生缘》(1997)剧照。

除了形式,民国时期大众征婚广告的需求也是奇葩百出。例如1926年的《申报》披露了一则绝对奇葩的征婚广告,这条征婚启事由一位男子发出,该男子“25岁,曾卒业于美国著名大学,得有文学士学位,现任武汉某专校教授”,要求女方“年龄自18至23岁,籍贯不论,须身家清白,但人品只求面无麻子、身无斑点”,可能这个人对于身体不能有瑕疵这一点极为偏执,竟然在征婚启事的最后写着“自问具有以上之资格者,请开明详细履历,随附最近之全身裸体照片,函寄武昌邮政总局拣信处转交”。

有谁会直接向对方寄出自己的裸照呢?这则征婚启事估计肯定是不会得到任何回信,如果放在今天,这位文学教授肯定会在社交媒体上成为大众口诛笔伐的笑柄。

但奇葩的征婚启事还不仅如此。1934年《天津商报图画周刊》有一则更离谱的征婚启事,征婚男子要求对方年轻聪明,而且必须是个石女。这就不知道他图的是什么了。

中国人是如何开始公开征婚的

《天津商报图画周刊》版面。

关键词:征婚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