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有十四子,但只有三位嫡出;分别是太子李承乾,魏王李泰,晋王李治,都为长孙皇后所生。
长子李承乾早年被封太子地位稳固,拜魏征为师,麾下良臣谋士众多;而次子李泰,因同是“文德皇后所生”,且“聪敏绝伦”,太宗“特所宠异”。一出生就被自己的祖父唐高祖李渊册封为宜都王,次年,李泰进封卫王,作为秦王的嫡次子,李渊却将其封为了正一品的卫王以继李元霸之后,对于还是秦王的李世民来说已是莫大的恩宠了!
魏王李泰由于才华横溢,深受太宗宠爱,并允许其设立文学馆,招纳贤才,使魏王的势力空前膨胀;贞观十六年由李泰主编的大型地理著作《括地志》问世,成为我国历史上首部以地理体裁为载体的文学著作;得到李世民逾越礼制的封赏和恩宠!一时之间,魏王的风头盖过太子,虽群臣进谏,但太宗不为所动。
魏王从中作梗,激将太子,迫使蓄谋已久的太子党迫于形势,公然逼宫,导致被废,魏王奸计得逞,结党营私;作为嫡次子的李泰在太子之争中占据上风,然而其不法行为和险恶嘴脸招致长孙无忌等朝中重臣的极力不满和抵制;李泰为了博得李世民的信任,在李世民面前许下百年之后杀子传位于弟弟李治的誓言!同时废太子向李世民供述魏王朋党的违法行径:大意为:我以贵为太子,别无所求,李泰步步紧逼,致使儿臣犯下谋反罪行,今父皇要立李泰为太子,正是中了李泰的奸计。
李世民面对太子的供述和长孙无忌的反对以及李泰‘杀子传弟’的毒誓;在太子谋反,魏王涉嫌谋嫡的情况下,为了保全自己的三个儿子,废止李承乾,李泰降爵被贬,在大臣的拥护下选择性格温顺的幼子李治为继承人,至此贞观年间的太子党争告一段落!
唐太宗李世民最信任的人是谁?既不是名臣魏征,也不是国戚长孙无忌,而是布衣宰相马周。对于他的谏言,李世民采纳率之高,是前所未有的。01说马周,得从另外一个人说起。
李承乾(619年—645年),是李世民的大儿子,为长孙皇后所生。因为生于承乾殿,李世民为其取名“承乾”,意思是希望他能承继王业,掌管乾坤。由此可见李世民最初对这个长子的厚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