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实施的这一项残酷的皇位继承制度,既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也有北魏当时的现实诉求。
先说历史原因,自从秦始皇称帝,确立皇权制度,把皇权变成世上最绝对最无边的权力以来,一方面,普天之下都在觊觎皇权,另一方便,皇权又在想尽办法防范别人的觊觎。对于皇帝来说,保护皇权制度,保障皇权的延续,就成了国家第一重要的事情。
(秦始皇)
从秦始皇开始,到刘邦建立汉朝,能对皇权构成挑战的,除了农民起义及诸侯造反这些外部因素外,还有来自内部的因素,也就是皇帝身边的因素。比如外戚、宦官、权臣、后宫。这几种影响皇权的因素中,外戚、宦官、权臣都好防范,只有后宫不好防范。尤其是太后对皇权的染指,因为,太后是皇帝的母亲。一方面,封建道德要求皇帝要绝对孝顺自己的母亲;另一方面,又要维护皇权的绝对权威,太后不能干涉皇权。这就要求作为太后的,要有自觉性。然而,权力是春药,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有着强大的权力欲。所以,太后在权力面前很难自觉。
汉朝从第二代皇帝刘盈开始,刘盈母亲吕后就开始干政,并且掀起了惊涛骇浪。汉武帝作为汉朝最有远见卓识的皇帝之一,他非常明白太后干政,对皇权有怎样的损伤。因此,汉武帝在立储的时候,就做出了“立子杀母”,也就是“子贵母死”这一残酷的违背人伦的制度。汉武帝的目的,就是要杜绝太后(后宫)干政这一现象。
(汉武帝)
不过,这一制度实在太过残忍,因此,在整个汉民族的朝代中,就只实施过汉武帝这一例,汉武帝之后便行废除,后世再也没有这样搞过。
原标题:二战时,西班牙为什么能躲过战火的袭击?全因一个人会“打太极”有一个国家十分特殊,整个二战期间并没有参与任何实质性的战斗,虽然,国内内战不断,但是,基本上避免了二战战火的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