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44年初春,当李自成挥师进攻北京之际,明朝并没有元气大伤。就在600余里外的山海关,还驻扎着一支由吴三桂统领的精锐部队——关宁铁骑。关宁铁骑数量并不多,但战斗力极强,是明朝末年敢于和八旗军正面交锋的军队之一。如果将关宁铁骑及时撤回北京,李自成的农民军能轻松攻陷北京。
为什么在李自成对北京步步紧逼时,崇祯皇帝不将吴三桂统领的关宁铁骑及时撤回北京呢?实际上,崇祯皇帝早就有这种想法了。但是在一个人的坚决反对下,这种想法最终没有付诸实施,导致吴三桂没有回到北京参与勤王,以至于酿成明朝覆灭的千古遗恨。这个人叫陈演,时任内阁首辅。
陈演,字发圣,井研(今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人。陈演是1622年的进士出身,历任庶吉士、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掌院、礼部右侍郎等职。
在官场上混的人,大多会察言观色。陈演将这一套本领发挥到极点。在担任礼部右侍郎时,陈演还负责协理詹事府,处理皇宫的内务事宜。为了更好逢迎崇祯皇帝,陈演与内侍勾结起来,向他们了解崇祯皇帝关注的问题,提前做好准备。第二天上朝时,崇祯皇帝每有提问,陈演对答如流。崇祯皇帝很高兴:这样能干的大臣岂能不重要?当即升任陈演为礼部左侍郎兼东阁大学士。
在明朝,担任东阁大学士,就意味着正式入阁,成为丞相班子的一员。
不过,虽然陈演在品行上有些过于“油腻”,但他还是有一些真本事的。1642年,陈演被派往山东平息盗贼,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京城后,陈演加封太子少保,升任户部尚书兼武英殿大学士。
1643年5月,内阁首辅周延儒在抗击清军时谎报军情、假传捷报,事情暴露后被崇祯皇帝处死。随后,崇祯皇帝任命陈演为内阁首辅,对他宠幸有加。
1644年1月,李自成大军渡过黄河,进入山西,兵锋所指,正是京师。崇祯皇帝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家都觉得,趁李自成还没有靠拢京师,立即召吴三桂从山海关撤回京师,未雨绸缪,提前准备北京保卫战。崇祯皇帝也认为,这个主意不错。可就在这时,陈演站出来,力排众议,认为此计不可行。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指责陈演没有道理。毕竟吴三桂驻扎在山海关,承担防御清军入侵的职责。如果吴三桂回撤京师,山海关势必空虚,到时候清军大举进攻,又将如何处置?
总之,由于陈演的反对,吴三桂没有及时回撤。后来,崇祯皇帝后悔了,下令吴三桂迅速回撤京师。可此时李自成大军已经顺利攻克大同、宣城。崇祯皇帝失去了回撤吴三桂军队拒敌的最佳时机。
陈演深知自己的反对意见产生了严重的后果,便引咎辞职。大臣们打算给陈演论罪,陈演自责地称自己“佐理无状,罪当死”。崇祯皇帝勃然大怒:“汝一死不足蔽辜!”随即将陈演赶出大殿。
一个月后,李自成大军攻入北京,崇祯皇帝自缢于煤山一棵歪脖子树上,立国276年的大明王朝就此覆灭。陈演被李自成部下刘宗敏俘获,交出4万两银子“助饷”后,得以释放。
4天后,李自成率部出京攻击吴三桂,因为担心出京后这批明朝大臣捣乱,李自成决定杀掉一批明朝大臣,陈演不幸进入名单,被农民军杀掉。
原标题:同为亡国之君,溥仪说:崇祯哪里都比我好,但有一点我比他强溥仪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帝王,他的下台,代表着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轰然倒塌。而不再是皇帝的溥仪,命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644年,李自成的军队通过居庸关占领了昌平,两天之后开始攻打西直门。当时,城外的守军立刻向李自成的军队投降,而城内的守军则向李自成的军队上空开炮。不过,李自成并没有全力攻城,他暂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