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2)

这种用儒家易说,对道教图像进行新的解释的学说,就是道学。

周敦颐在哲学思想方面,主要是提出了一套“自无极而为太极”,即从无而为有,有生于无的宇宙生成说,认为天地万物的性命都是由“道”决定的。“道”又称“太极”,而“太极”又是精神性的理。所以,他的哲学体系是唯心主义的。

他还把先秦儒家思孟学派提出的“诚”的概念加以发挥,说“诚”源之于天,是宇宙“无极”本体的体现,是“五常之本,百行之源”,是仁、义、礼、智、信等伦理纲常的最高境界。而要达到这个境界,就要“中正"、“主静”、“无欲"。

这套唯心主义的宇宙生成说及“诚”的说教,既是道教思想和儒家思想的混合物,也吸收了佛教思想。所以,周敦颐实际上是宋代道教思想向道学思想演变的过渡人。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程颢(1032-1085),字伯淳,世称明道先生。程颐(1033-1107),字正叔,世称伊川先生。他们兄弟的哲学思想相近,他们的著作被合编为《二程全书》。因为他们长期居住在河南洛阳,他们的学派就被称为洛学。

二程都曾师事周敦颐,又受过相当时间的佛教思想影响。他们都强调“道”和“气”的关系,认为精神性的“道”,是产生物质性的“气”的根源。

他们哲学思想的最高范畴是“理”。这个“理”,又同周敦颐所说的“理”有所区别。

例如,周敦颐说:“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万物各得其理”,“万物各得其理然后和”。他所说的“理”是条理、序列的意思。

二程的“理”,又称“天理”。这个“理”是天下万物的最高原则,是先于事物存在的,每一物都由“理”产生,也都体现了一个完全的“理”,“天下只有一个理”,“物我一理”。它既生万物,又统辖万物。这种哲学体系,是一个客观唯心主义体系。

他们还把这个“理”应用到伦理方面,提出了“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无所逃于天地之间”的说教,把三纲五常说成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天理",程颐还进而提出了“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的谬论,反对寡妇改嫁。从此,这种反动说教成了封建礼教的重要内容,成了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屠刀。

在认识论方面,二程发挥了《大学》中的“格物致知”说教,宣扬“知”不是外面得来的,而是内心固有的,只是因为“人欲”妨碍了对“天理”的认识,只要“求于内”,进行内心的封建伦理修养,“灭私欲,则天理明矣"。这种认识论,既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又是一种禁欲主义的说教。这种哲学体系是要求人们都绝对服从至高无上的“天理”,服从封建统治,不得有任何“私欲”。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张载(1020-1077),字子厚,住陕西横渠镇。因陕西又称关中,他的学派就被称为关学,他被称为横渠先生。他的著作有《正蒙》、《易说》等。

他认为,宇宙是一个无始无终的过程,一个不息不休的流行。这个过程有一种客观存在,就是“气”,而“气”存在的基本形式就是“太虚”(有时他又称之为“虚空")。这就是他提出的“太虚即气”的宇宙观。

张载也讲“道”和“理”,认为“事无大小,皆有道在其间”,“万物皆有理”,但他又认为:“由气化,有道之名”,“理不在人,皆在物”,“道”离不开气,理寓于物。

所以,张载的宇宙观有别于周敦颐和二程,有唯物主义倾向。张载还提出了“一物两体”的朴素辩证法思想,认为“气”有阴阳两体的对立,天地间万物的一切变化都是对立“二端"的作用。同时,他还提出了阴阳两气在运动变化中由“渐化”到“著变”的很有价值的辩证法观点。

但在认识论方面,张载把认识分别“闻见之知”与“德性之知”,认为只有“德性之知”高于“闻见之知”,而“德性之知”又称“天德良知",是一种先天的知识。人们要获得这种“天德良知”,就必须“穷理”,按孟子所说的“尽心”去进行内省修身,以达到“一天人,合内外”的精神境界。这样,他在认识论方面就滑进了唯心主义的泥潭。

从周敦颐到二程、张载,尽管他们之间宇宙观有唯心与唯物之别,但他们都讲大道、讲“理”,都讲修身养性,这就逐渐形成一个以讲“心性义理”之学为中心的理学(道学)体系。

周敦颐是理学的开山鼻祖,二程和张载则是理学的奠基人。

理学在北宋中期形成后,因为当时王安石的新学占据统治地位,没有立即对政治思想产生大的影响。

南宋初年,因为士大夫中许多人把北宋的灭亡归咎于熙宁变法,王安石的新学也受到非议,但权奸秦桧却支持新学。支持程颐理学的赵鼎很快失势,所以,王氏新学继续发挥影响,理学虽然进一步传播,但仍然受到压抑。

到南宋中期,王安石的新学大概是因为秦桧曾予支持而声誉受到损坏,很快衰落下去,理学却适应统治者的需要而迅速兴盛起来。

在南宋理学兴盛过程中,起重大作用的人物是朱熹(1130-1200)。

从崇尚黄老到尊崇理学,宋代新儒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朱熹是宋代理学集大成者,著作很多,有《周易本义》、《四书集注》、《四书或问》、《诗集传》、《楚辞集注》等等。他的文集《朱子遗书》及语录汇编《朱子语类》,也都记录了他的哲学和政治思想。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