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侵华日军731总部旧址考古发掘:细菌实验室和特设监狱(7)

2.细菌实验室中第3栋与第5栋“中心建筑”的辨识,是本次发掘的新发现之一。

这种分别介于两栋之间的“中心建筑”,即与第3栋和第5栋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又有相对的独立性,当有其特殊的功能。值得注意的是,据历史照片和文献记载, “中心建筑”的顶部各有一高出于三层楼顶的两小层碉楼,此为“四方楼”的制高点,以便居高临下进行警戒与监视。

3.“四方楼”布局独特,防范周密。

细菌实验室前者将特设监狱禁锢其中,就被关押者而言,即便侥幸逃出特设监狱,也难脱离细菌实验室的合围;即便其万幸冲出细菌实验室,也难逾越核心区的高墙电网。可以推断当时被关押犯人脱逃的可能性几近为零,由此不难看出“四方楼”设计者的良苦用心。

4.对“四方楼”上水下水系统及设施等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

上水与下水管道位于同一管道间内,上水管为金属制,较细,以铁钩悬挂固定于一侧墙壁之上;下水管为水泥制(内有钢筋),粗大,以砖砌矮墙作为支脚置于另侧墙壁之下。在第3栋和第5栋的下水管道线上,间隔有若干下水井,便于观察与检修;在下水井底部,常见顺下水管线冲出而沉淀的实验玻璃器皿碎片。“四方楼”排水系统的主干线,位于中央走廊地下通道的底部中央。

另在第7栋和第8栋北外侧,各有两条外侧以混凝土包裹的铸铁管道通向分流井。分流井为长方形,其形式较为复杂,可分为三层。

5.确认出室内一层地面和室外活动地面

。室外活动地面主要是根据庭院的堆积得以确认的,其第三层为浅黄色坚实垫土,厚约25~30厘米,表面略黑薄硬,此即当时室外活动地面。因“四方楼”遗址破坏严重,地上部分已荡然无存,所以一层室内地面的确认相对难度较大。在发掘中,我们注意到第3栋东侧管道间上有一块斜向塌落的混凝土地板,将其向上扶平,即应是当时室内一层地面的高度,这是仅存的但具有说服力的证据。经实地测量,当时实验室一层室内地面较室外活动地面,高出约23厘米。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