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发掘出土遗物数量较大,品种繁多,为今后研究与展示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8.合作发掘与多学科交叉研究成效显著。
由于该建筑基址的特殊性和复杂性,要求发掘者除了具备一般考古学知识与技能外,同时必须对建筑学、尤其是建筑结构与建筑工艺学方面的知识具有相当程度的了解和把握,如此才能满足发掘与科研的需要。与哈尔滨工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合作发掘与研究的意义在于: 其一,以技术为先导,全面客观的展现“四方楼”的建筑工艺与历史价值;其二,了解日伪时期建筑结构工艺特点,积累宝贵经验与翔实数据;其三,通过各种建筑材料测定与分析,可以为七三一旧址保护与复原提供科学依据;其四,可以保证发掘质量和提高专题考古报告的科学价值;其五,为即将开展的七三一旧址其他项目发掘提供可参照的数据;其六,为今后发掘保护近现代建筑文化遗产提供经验与借鉴。
9.合理评估上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日本在建筑工业方面的水准和能力,从工程技术角度揭示我国与日本在建筑技术方面的差距。从
旧址现场实际调查结果和实测数据中能够看出,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日本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做法和现在我国做法有很多相同之处,说明当时日本对钢筋混凝土结构的理解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同时也说明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日本在该领域的领先性。
“四方楼”3栋和5栋采用双排柱内框架结构,其基础、梁、板和柱配筋较完备,可满足结构较好的性能要求。因日本常年发生地震,其建筑结构在抗震设防方面发展速度快,结构形式和配筋形式先进,如此配筋方式和配筋量可能是考虑地震对建筑结构的影响而设计,也有可能是考虑该建筑的重要性以及战争防护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