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河南洛阳:政绩卓著 文学成就突出 千古名臣范仲淹的传奇人生(2)

滕子京因何谪守巴陵郡?据北宋另一位文学家司马光在《涑水记闻》中的记载,滕子京原为泾州知府,“用公使钱无度”,拿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滥用公款”,于是被人举报。当朝廷派人来调查的时候,他又销毁账簿,造成证据不足,因而无法定罪,得以侥幸漏网,朝廷只好把他贬到岳州(巴陵郡)为官,有留用察看以观后效的意思。

就此说来,滕子京的“谪守”实在不是件光彩的事。“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滕子京本应吸取教训,好自为之。但他并没有痛改前非,而是在重修岳阳楼的过程中,又故伎重演,“近得万缗(一千文),置库于厅侧自掌之,不设主典案籍”,只是通过设个人金库的手段运作。如此一来,滕子京这位“能臣廉吏”的真实面目也就昭然若揭了!滕子京是个值得品味的人物,和一般的官员相比,他自有其高明之处。其“成功经验”是善搞“形象工程”。被贬官到岳州后,要想尽快出政绩,必须找准突破口,搞一两个有影响力的大工程。毫无疑问,重修岳阳楼就成为首选。因为在中国历史上,宋朝是文化最为繁荣的朝代之一,宋朝的皇帝个个都是文化高手。这种形象工程上马竣工,政治上可得资本,经济上可得实惠,可谓一举两得!作为一个官员,滕子京利用的是人们的一种惯性思维;有文化造诣的人就是高雅之士,高雅之士即为君子,而“君子不言利”,则是妇孺皆知的事情。于是,在重修的岳阳楼上,要刻许多“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以充门面。

另外,据一些史料记载,滕子京平时也好赋首诗、填词,水平虽不咋样,但俨然已是高雅之士,可跻身于“君子”之列了。藤子京还善于借助“名人效应”。范仲淹是当时政坛上的清官、文坛上的名将,很有声望。让他来“作文以记之”,一句“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其产生的社会效应就足以让自己树立起良好的从政形象。若非与范仲淹同时代的司马光以史家的严谨态度抖搂出滕子京的底细,随着《岳阳楼记》的广为流传,对滕子京这位岳阳楼的重修者,谁能不景仰有加呢!

关键词:范仲淹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