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史频道首页 > 闲话历史 > 正文

大汉监察官揭露一件前朝秘闻,逼得皇太后自杀身亡

2017-12-06 09:58:01      

公元前7年三月的一天早上,汉成帝刘骜穿好裤子袜子,要穿上衣时突然手不好使了,也讲不了话了,没多久就驾崩了。这症状今天看来明显就是突发脑溢血,可当时医学知识欠发达,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说是昭仪赵合德害死了刘骜,因为此前刘骜从来没生过大病,而是和赵合德整天黏在一起。

太后王政君老年丧子,心情自然无比悲愤,便诏令她的侄子、大司马王莽牵头追查刘骜病因,矛头直指赵合德。

赵飞燕、赵合德姐妹虽说贵为皇后、昭仪,但家族毫无势力可言。她们的老爹赵临顶着一个侯爵的虚衔,一点实权没有,况且这时已经死了。她们的一个哥哥赵钦只是个弼马温。因此,刘骜一死,就再也没有人能够保护赵家姐妹了。赵飞燕还好,早被刘骜疏远了,而且行事低调;赵合德却在劫难逃,她不敢面对那难以想象的拷问和惩罚,便选择了自杀。她的死使王政君的愤恨有所纾解,也让赵飞燕暂时免受了牵连。

公元前7年四月,刘欣即位,是为汉哀帝,尊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


次年正月,主管行政监察的司隶校尉解光向汉哀帝递交了一份关于“赵昭仪倾乱朝政,亲灭继嗣”的调查报告。

这份报告称,公元前12年至公元前11年,刘骜曾有过两个孩子,一个是中宫史曹宫所生,一个是许废后所生,但都被赵合德给弄没了。

这份报告的可信程度如何,我们先看曹宫所生的孩子是怎么没的。

公元前12年十月,曹宫在牛官令居所生下了孩子。按理说,刘骜得知此事应该高兴才是,然而他的表现却大为反常,下诏“

取牛官令舍妇人、新产儿,婢六人,尽置暴室狱。毋问儿男女!谁儿也!”

过了三天,刘骜又问:“儿死未?手书对牍背。”掖庭狱丞籍武回话说没死,宦官田客后对籍武说:“

上与昭仪大怒,奈何不杀?”

这句提到了赵合德,表明她也知道此事,并且和刘骜态度一致,要求杀掉这孩子。

刘骜为什么怀疑这个孩子不是自己的呢?

首先他对自己心里没底,除了年轻时和许皇后有过两个孩子、和班婕妤有过一个孩子之外,此后十余年都没再生过一个孩子;其次,那时候没有专门负责侍候、记录皇帝性生活的敬事房,无法判定曹宫生的孩子是不是他的,因为那时候宫中的男性工作人员并不都是太监。

不过,籍武倒是宁愿刘骜相信这孩子是他的,这样他就有望解除“杀这孩子是死,不杀这孩子也是死”的困境。于是,他写了份密奏请田客呈给刘骜,说:“陛下未有继嗣,子无贵贱,唯留意!”后来,田客找到籍武,要他于当晚把孩子交给宦官王舜。籍武问他刘骜看了密奏有什么反应,田客说:“瞠也!”

王舜奉诏将孩子秘密安置在殿中,找了个奶妈抚养,这似乎表明刘骜有些相信孩子是自己的了。可又过了三天,田客拿着密封手诏和一个小绿盒子交给籍武,让他将这两样东西交给曹宫。籍武打开盒子,见里面有两丸药和一幅窄小的绢条,上面写着“告伟能(曹宫别名):

努力饮此药,不可复入,汝自知之!”

看来刘骜又对孩子的来路产生了怀疑。曹宫极为悲愤,说:“果然这么干了啊!你们姐妹想独霸天下!怎么才能让太后知道这件事?”

王政君当真一点不知道吗?未必。以王氏集团在宫中的众多耳目,这么长时间里她怎么可能一点不知情?那么她为什么没有一点动作呢?恐怕也是怀疑这孩子来路不正。

曹宫服药死了,六名知情的宫女也自缢身亡了,之后没几天,宫长李南就拿着诏令把孩子带走了。

关于曹宫生子的案情到此就结束了,但这显然不够严谨。孩子哪里去了,李南哪里去了,是否追查过,一律没有交代。不过这件事整个过程较为可信,因而班固特意在《汉书·成帝纪》中大书一笔:“

是岁,昭仪赵氏害后宫皇子。

”问题是,这孩子千真万确就是皇子吗?刘骜自己都不认同,谁又能确认?再说,这孩子只是失踪了,谁能确认他已死亡?

有一点可以肯定,如果王政君确认赵合德害死了她的孙子,她早就将赵合德置于死地了。别说她办不到,从她成为太后到她死去,除了她的亲侄子王莽,没有一个人斗得过她;也别说她不知道,就在此后不久,长安就流传开一支童谣:“燕燕,尾涏涏;张公子,时相见。木门仓琅根,燕飞来,啄皇孙。皇孙死,燕啄矢。

”可王氏没有这么做,只能有一种解释:她也不相信这孩子是刘骜的。

关于许废后于公元前12年生下的孩子,被赵合德逼着刘骜亲手弄死的事,也有很多不合逻辑之处。

首先,时间上与淳于长一案相互矛盾。许废后如果能够在这时和刘骜频繁亲近,就不用再请托淳于长替她向刘骜求情,她亲自向刘骜求情不就可以了?刘骜是个念旧的人,如果有机会,许废后不可能不开口;

其二,许废后自两个孩子死后又和刘骜好了多年,都未能再怀孕,此时怎么反而怀上了?

其三,许废后被逼自杀前丝毫没有提及孩子的事情,如果有这件事,她不可能不提;其四,倘若赵合德真的逼杀了许废后的孩子,许废后的姐姐在“祝诅”时肯定会把她列为诅咒对象,然而没有;

其五,报告说孩子被弄死后,由籍武埋在宫廷监狱的楼墙下面,却未加发掘取证。


由此可以推断,这件事压根就不存在。班固似乎也不大相信,因此在《汉书·成帝纪》中没有记录这件事。

司隶校尉解光在调查报告中最后提出“赵昭仪倾乱圣朝,亲灭继嗣,家属当伏天诛”,并且援引前朝旧例,强调不能赦免。这显然是要置赵合德及其家人于死地了。

解光是什么来历,为什么要在这个时候推出这么一个报告来,而且矛头直指赵合德呢?

《汉书》中关于解光有三处记载。一是在公元前17年,黄河泛滥殃及好几个郡,刘骜下令百官商讨应对之策,有人提出疏通河道,有人提出开河引水,谷永则提出黄河泛滥表明政治有问题,只要搞好政治,灾害自然就消除了。解光附和了谷永的观点,并强调这样做省事省钱。刘骜图省事,采纳了这一建议。

二是在公元前7年,刘欣刚刚即位三个月,解光就以新晋司隶校尉的身份上奏,弹劾王氏集团的两大成员曲阳侯王根和成都侯王况,说他们骄奢不法,在刘骜治丧期间聘娶女艺员,犯了大不敬之罪。这项罪名是很重的,杀头、灭门都够得上,刘欣考虑到王根在支持自己做继承人一事上是出过力的,就把他送回封地了事,而将王况贬为平民。

第三次就是指控赵合德谋杀皇子,要求惩治她及其家人。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解光的立场变化轨迹。

在成帝刘骜时期,他附和王氏集团代言人谷永,但名不见经传,没有进入官场高层;哀帝刘欣即位后,他初蒙重用,立场转到了王氏集团的对立面,以讨好新主子;攻击赵飞燕则表明他站到了刘欣祖母傅昭仪、母亲丁姬的立场上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涉及到傅昭仪和丁姬的名号问题。

从刘欣即位起,傅氏、丁氏就为名号问题和王氏集团闹得不可开交。按照惯例,刘欣继承了刘骜的位子,理当尊奉王政君为太皇太后、赵飞燕为皇太后。傅氏当年只是元帝的妃子,而丁氏只是定陶王的妻子,按理说没法上太后之类的尊号,但是傅氏很强势,非要求上尊号不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刘欣在征得王政君的同意后,给傅氏上了一个“定陶恭皇太后”的尊号,给丁氏上了一个“定陶恭皇后”的尊号。

这时解光自觉出面了,想替刘欣母亲丁氏扫除赵飞燕这个障碍。赵飞燕倘若被废,丁氏自然就可以称太后了。

因此,解光做出所谓“赵合德杀皇子”的调查报告,实际上是出于一种政治投机目的而做的政治构陷。

可是,刘欣并不这么想,一则他能成为皇位继承人,是与赵飞燕的大力支持分不开的;二则赵飞燕及其家族没有任何政治势力,对他没有威胁。因此,他只是下令将她们的哥哥赵钦以及赵钦兄长之子成阳侯赵訢贬为平民,然后将他们及其家属流放到辽西郡。赵飞燕被贬为庶人,下诏令其看守陵园,当日赵飞燕自杀身亡。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