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抓获叛军首领的按察佥事得知后赶紧前来阻止,说既然叛乱首领已被擒,那些没了“带头大哥”的士兵闹不出什么乱子,朝廷只需要花点儿时间便可将其瓦解。如果一定要旧事重提,岂不是要逼着五堡遗民再次造反吗?
刘源清虽觉得有理,但他心中的经验主义很快占了上风,坚持认为对如今的大同兵变不能心慈手软、必须发兵讨伐,他还自以为是地说:“吾不可更袭前辙!”
于是,在“不重蹈覆辙”的思想指导下,刘源清派人进入大同城中大肆抓捕叛军。可他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叛军本来就人数不多,其中的首领人物也早被抓获,所以刘源清最终抓的一大堆人里面没几个是真正的叛军。
同时,刘源清大肆抓捕“叛军”的行为给大同巡抚以及按察佥事带来了很大麻烦。他们原本只需要处置十几个叛军首领即可,经过刘源清这么一弄,他们要面对的是来自整个大同的怒火—“比晚,诸镇卒皆变”。
看到大同诸镇士兵都参与叛变之后,刘源清这才想起了按察佥事的逆耳忠言,赶紧派按察佥事入城,向军民传达自己的立场。令人费解的是,刘源清传达的不是安慰大同军民的好言好语,而是一句更强硬的命令——放下武器,停止抵抗,否则明日朝廷军就将入城平叛。
结果不出所料,刘源清的命令起到了反效果。当天夜里,被这道强硬命令吓得心惊肉跳的大同军民纷纷传言,朝廷军是来屠城的,他们要杀尽大同人!于是城中再起变乱。幸运的是,在大同巡抚等人的努力下,这次变乱迅速归于平静。
让大同巡抚等人抓狂的是,在这关键时刻,刘源清又出昏着了。
为了继续“震慑”大同军民,刘源清首先把在大同军民中极有威望的前大同总兵找来,把他骂了一顿,结果对方不堪其辱,当天就饮药自杀了。第二天,刘源清又兵临大同城下,斩关而入,大肆杀掠,搞得城外横尸枕藉,死者遍地。
刘源清的行为彻底激怒了大同军民。以五堡遗民为主,大同军民全城总动员,誓死抵抗刘源清。无论大同巡抚等人如何安抚,大同军民就是不听,本来一场规模不大的叛乱生生被固执又死板的刘源清扩大了无数倍。
明朝建立后,曾经是泉州市舶司提举,也是泉州最大的富豪蒲寿庚已经去世七十多年。然而,明朝人将蒲寿庚掘坟鞭尸三百,朱元璋更是将蒲寿庚家族称为“余孽”,除了全部充军,还命令“为娼发奴,世世不得登仕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