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闲话历史 > 正文

朱元璋为什么要删《孟子》 到底删了那些句子

朱元璋,农民出身,造反起家,当过和尚,做过盗贼,对文明、文化、文人、文章怀有抵触情绪。当上皇帝后,朱元璋在政治上搞独裁,通过废除丞相使中央集权变成皇帝专权,在文化上搞专制主义,他不仅把纵横家、法家、阴阳家的学说视为异端邪说,对被汉以后历代统治者奉为正统的儒家学说也百般挑剔。他曾下令全国停止对孔子的祭祀,想贬低孔子的“教主”地位,结果遭到知识分子的强烈反对而未能如愿。

贬孔行不通,朱元璋几年后把矛头转向孟子。以孟子对君主有极不尊重的言论为由下令把孟子的牌位,从文庙里撤出来,取消其配享资格。满朝文武慌了手脚,大家都是孔孟之徒,不执行命令不行,执行命令又感到极其荒唐。幸亏,钦天监的星象专家出来说话了。他说,荧行于惑,是天要发怒的先兆,陛下是不是有些什么政策举措,让上天感到不安了呀?

朱元璋愣住了,迟疑了。第一,他终究是个农民,而且是小农经济社会下靠天吃饭的赤贫农民,因为靠天吃饭,从基因中就有这种对天的敬畏之心,别人是不敢对他发脾气的,但老天爷要发脾气,他还是不能不在乎的。第二,他虽然贵为天子,唯辟作威,唯辟作福,谁也奈何他不得,可是,他再伟大,再英明,他的命是掌握在老天手里的,阎王要你五更死,绝不留你到天明。所以,这位本质上的农民,让步了,撤销圣旨,总算让孟夫子在祭孔时,可以分得一盘冷猪头享用。

朱元璋像

朱元璋像

这位农民皇帝撤孟配享的闹剧,在清人全祖望的《鲒琦亭集》中有所记载。

战国时的孟轲,怎么会把明朝的朱元璋得罪了,当时没有人敢试探一个究竟的。哪敢啊,弄不好是要掉脑袋的。到了洪武二十二年,距离撤享20年以后,满朝上下,早把此事忘得干干净净。没料到,小人之记仇,真到了“此恨绵绵无绝期”的地步,他对亚圣的憎恨情结,不知怎么搞的,又一次地神经质起来。这回好,朱元璋下令,索性取缔《孟子》这本书,人们终于明白,孟夫子是因为什么招他的恨了。

封建社会,科举年代,《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是学塾的基础教科书,是称之四书的古典读本。现在少了一书,也不是办法。但朱元璋想出了删书的办法“惩罚”孟子,命令刘三吾等人按自己的旨意将《孟子》一书删去三分之一,编成《孟子节文》一书,又下令科举考试不得以被删的条文命题。

这位皇帝发话,那就另出一本删节版《孟子》。在这本新版《孟子节文》里,凡他不喜欢、不爱听、反感的,有损帝王威严的词句,通通删节掉了。他对主持这项删节重任的编纂者,恶狠狠地咆哮:“如果这老小子活到今天,落在我的手里,不要了他的命才怪!”

看看朱元璋认为必须删掉《孟子》里的章句,如“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如“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如“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君也”。通过这些话,就不难了解他为什么与孟夫子结下深仇大恨了。因为孟子的民本思想,不太把皇帝当回事,而把老百姓高看了一些。这还了得?居然胜过做皇帝的他,这可大大触怒了本是一个流氓无赖、却坐了江山的朱元璋,加之他的文化劣势对知识分子所形成的先天嫉恨,自然要与孟子过不去了。

朱元璋删孟造成的恶果是禁锢了读书人的思想自由,导致明清两代中国人文精神沉沦,先进文化变成保守文化,特立独行的思想家难得一见,文化思想领域一片沉寂,万马齐喑。

这本《孟子节文》,到他的儿孙接班当皇帝后,也不怎么强力提倡了。后来,也就终于湮没无闻了,再后来,大家甚至都忘了曾经发生过的这场闹剧。现在,据说在国家图书馆里,还收藏有这本书,那自然是珍本孤本,一般读者是不会借到以饱眼福的了。

最近,某些地方要将净化过的《三字经》,给小孩子朗读,引起一番物议。我是绝不赞成儿童读经的,既然有人坚持要小学生读经,那还是让孩子们读真经为好。

我总在想,朱皇帝活着的时候,何等牛逼,可删《孟子》的结果呢,到头来还不是历史的笑话。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明朝,朱元璋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