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南多、罗伯特和维泽汀三人组成的“探险小组”准备出发。在出发前,剩下的幸存者们给他们送出了最诚挚的祝福。
对于外出寻找求生机会,最坚定的是南多,而其他的人意见其实多少有些矛盾:
如果一直呆在这里,大家都知道肯定是死路一条,但离开还算温暖的“机舱避难所”去一个未知的地方寻求极其渺茫的求生机会,又是很多人害怕的。
但不管怎样,大家都承认:在冰天雪地里愿意去探索的人,是真正的勇士,他们肩负着所有人的最后一丝生还希望。
南多(右)和罗伯特在橄榄球队时的合影,罗伯特是第一个站出来愿意和南多一起出发的人
至于前进的方向,“探险小组”决定朝太阳落山的方向——西面前进。
理由只有一个:
副驾驶在临终前曾告诉他们,飞机已经飞过了安第斯山脉,在山脉的西面。
这也就意味着,他们可能只需要翻过一个小山头,就能看见智利那一边翠绿的山谷了。
以他们掌握的专业知识,不可能去质疑副驾驶的判断,但副驾驶的判断恰恰就是错的:
他们其实是在安第斯山脉的中间。
事实上,如果他们当时选择往东走,只要步行29公里,就可以发现一家旅馆。
但在那时候,谁都不是上帝。
黑色的小飞机标志为坠机地点,而幸存者当时以为自己身处蓝圈中
探险队员们带着充足的“食物”,背着用飞机绝缘材料制作的睡袋,穿着用座椅坐垫制作的“雪地靴”,出发了。
在临行前,南多关照他的伙伴卡里托斯说:
“我一定会努力回来救你们的,如果我没有回来……你们需要‘用’到我母亲和妹妹,就用吧……”
然后,三个人就头也不回地向西面一步步走去。
南多之所以那么坚决要走出去,有两个理由:
第一,他想回到自己的父亲身边。
第二,他不想等到自己不得不“用”母亲和妹妹的那一天。
八
三个没有任何登山经验的人,在冰天雪地里,开始用最原始的工具翻山越岭。
在一个斜度呈45度的山坡上,三个人要足足攀登600米,他们每吸五口气,才能勉强挪动一次腿。
爬一步,滑半步。
每当有人想放弃的时候,南多就鼓励伙伴:
“只要你还有呼吸,就一定要前进,直到死为止,这样我们就没有遗憾了。”
在苍茫的雪山背景下,三个人只是三个小黑点(此为纪录片还原画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