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野史解密 >

林觉民牺牲前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收入两岸中学课本(2)

在20世纪初,许多有志之士都东渡日本留学。受这股风潮的影响,林觉民在1907年告别妻子,自费到日本留学。到了日本,林觉民进入庆应义塾大学学习,攻读哲学,兼习英语和德语。在日本期间,林觉民加入了中国同盟会。

1910年底,中国同盟会筹备在广州发起第二次武装起义。林觉民闻讯,赶回中国参加这次起义。在起义之前的4月24日深夜,林觉民深知此行凶多吉少,有极大的可能性为革命牺牲,一时想起了抚养自己长大的嗣父林孝颖,已有身孕的妻子陈意映,以及年幼的长子林依新,不禁辗转难眠。他披衣起床,挥毫在两块手绢上分别写下给父亲的《禀父书》和给妻子的《与妻书》。

《禀父书》写得较为简短,写道:“不孝儿觉民叩禀:父亲大人,儿死矣,惟累大人吃苦,弟妹缺衣食耳。然大有补于全国同胞也。大罪乞恕之。”

《与妻书》写得较长,全文1200多字。林觉民表达了自己对爱妻的款款深情,和对祖国的深沉之爱。他安慰妻子,不要因为自己的牺牲而难过:“汝体吾此心,于啼泣之余,亦以天下人为念,当亦乐牺牲吾身与汝身之福利,为天下人谋永福也。”

林觉民牺牲前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收入两岸中学课本

4月27日下午5时30分,林觉民等120余人在黄兴的带领下,臂缠白巾,手执枪械炸弹,冲向两广总督署。两广总督、广州将军张鸣岐闻讯而逃。黄兴等人放火焚烧两广总督署后,遇到水师提督李准的亲兵大队。在激战中,林觉民受伤被俘。

张鸣岐、李准等人对林觉民进行审讯。

林觉民毫不畏惧,侃侃而谈,慷慨激昂地宣称“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李准被林觉民所感染,有意留下他的性命,为清廷所用。可是,张鸣岐则觉得,林觉民“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若留给革命党人,实为后患,必杀之”。

林觉民牺牲前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收入两岸中学课本

1911年5月3日,林觉民被枪杀于广州天字码头,年仅24岁。

林觉民等人被捕的消息传出来后,林孝颖、陈意映等为防不测,慌忙将住宅卖出去,搬到了位于三坊七巷南边的早题巷。买下住宅的人,是一个叫谢銮恩的读书人。谢銮恩有一个很出名的孙女,叫谢婉莹,即当代著名女作家冰心。由于林觉民和冰心都在这座住宅里住过,因而它挂了两块牌子,分别是林觉民故居和冰心故居。

林觉民牺牲前给妻子写了最后一封信,收入两岸中学课本

陈意映搬到早题巷后,有革命者悄悄将林觉民的《禀父书》《与妻书》辗转送过来。陈意映看完《与妻书》,悲痛欲绝,泪如雨下,产生了殉情的想法。林孝颖夫妇好言宽慰,让她念在幼儿林依新和遗腹子的份上,坚强地活下去。

5月19日,陈意映生下一子,取名为林仲新。1913年,陈意映因过于思念丈夫,郁郁而终,年仅22岁。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林觉民故居已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他所留下的《与妻书》,被收入两岸的中学课本,为广大学子知晓。

关键词:林觉民牺牲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