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明清谁家税赋更重?别看账面,这里的花头让雍正背了几百年的锅

明清谁家税赋更重?别看账面,这里的花头让雍正背了几百年的锅

作者|冷研作者团队-曲墨封

字数:3940,阅读时间:约13分钟

编者按:明清两朝哪一个税收更重,是网络上经常争论的话题。由于资料的缺失,想要得出一个毫无争议的答案似乎不可能。不过,清朝的中枢经济情况似乎比明朝往往要好很多。用逻辑去推理,是否我们可以找到其中的一个突破口?

既然我们要讨论这个问题,我们就要来普及一个基础的概念:“起运”与“存留”制度。明代,在各地包括田赋在内的任何税收都同时包含为两项,其一起运,其一存留。为何要有存留呢,当然是要解决地方财政的问题,“凡州县经征钱粮,扣留本地,支给经费,曰存留”。一般而言,“起运”的比例在明代约为50%,主要是银或铜钱,相比粮食转运成本要低很多,也可减少在途损耗。

明清谁家税赋更重?别看账面,这里的花头让雍正背了几百年的锅

清初沿用明制,但很快满清统治者就发现,地方的存留简直是一个取之无穷的宝库。从顺治朝到康熙初年,地方存留一减再减,下降到赋税总额的10-20%左右,使得地方财政严重困难。到乾隆朝时,存留才稳定到20%。当然清初能够做到这点,也与明后期张居正的一条鞭法改革,以及美洲白银大量流入中国有关系。粮食在赋税比例中进一步下降,赋税转运到中央就容易了很多。由此,我们就理解为什么清朝中枢财政要比明朝好得多了,这都是以抽空地方作为代价的。然而,地方的政府部门仍然需要运转,钱哪里来呢?这就不得不提著名的“耗羡”。

明清谁家税赋更重?别看账面,这里的花头让雍正背了几百年的锅

明代也有“耗羡”,数额很低,属于弥补官吏俸禄过低的一种潜规则。而清代的“耗羡”比起明代发生巨额增长,其原因就在于其中包含大量地方政府运转所必需的正常开支。显然,很多人比较明清赋税的时候,忽略了清代庞大的“耗羡”,所以得出了清代人民负担只与明代相当或者还略轻的结论。但实际上,清代大部分的地方开支,都依赖于“耗羡”等摊派。

关键词:雍正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