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定都长安,可以把国都迁到洛阳,刘邦为什么不可以呢?原因并不复杂,隋唐迁都洛阳,是因为已经完全统一了东部,东部没有什么可以威胁到国都的势力,但刘邦不具备这个条件。刘邦费数载之力,借着韩信、萧何、张良及文武之力,消灭了实力强大的西楚霸王项羽,看似一统天下。实际上,与其说是刘邦灭掉了项羽,不如说刘邦联合那些异姓王灭掉了项羽。刘邦不过是这些势力中相对较强的,而且还扛着一块正统的朝廷牌子。
这些异姓王的势力虽弱于刘邦的汉军,但尚能一战。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赵王张敖(张耳之子),以及齐国故地的田横,这些势力都在洛阳的东边,这还没包括被刘邦严防死守的韩信,由齐王改封楚王。如果把这些异姓王的地盘连成一片的话,恰形成了汉景帝七国之乱的对峙形态。
当时的汉朝国都已在长安,有关中天险,往东还有洛阳这个军事重镇,有足够的时间差。若刘邦定都洛阳,洛阳就直接暴露在东线异姓王的攻击范围之内。比如梁王彭越,国都在刘邦称帝的定陶,定陶与洛阳之间没有太多的天险可守,这是非常危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