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文章 > 正文

曹操其人及其后人如何评价曹操的功过?(7)

曹操的好杀人,历史上确有多处记载。当然多是为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诛灭异己。我认为这也是政治斗争中可以理解的。比如曹操杀董承、杀董贵妃、杀伏皇后等,如果这些人在斗争中获胜不也是要杀曹操一伙吗?但史书上也有多处记载他性忌杀人,像杀华佗、杀孔融、杀杨修、杀许攸、杀娄圭、杀崔琰、杀边让等,有的是因为斗气,有的是因为面子上过不去,有的是忌贤妒能。杀杨修就是因为他太聪明、太有才华了,曹操的什么事都瞒不过他;杀华佗是他不听曹操的,跑回家去不回来,不愿给他治病;杀孔融是他好卖弄才华;杀许攸是他当面开玩笑叫他小名。问题是作家对曹操杀人一类的坏事都写进了小说,有的还不惜编造某些情节,这个态度是非常鲜明的。如果我们将曹操的作为与刘备在小说中的描写加以比较就会看得很清楚了,作家笔下的刘备,则是个仁人君子。小说中几乎没有写过刘备杀人,而且是尽做好事。有多处写他为被俘的敌将松绑,使得对方感激涕零,当场表示愿为刘备效力。最生动的例子是“吴国太佛寺看新郎”中,写孙权听吕范计“令贾华率领三百刀斧手,伏于两廊;若国太不喜时,一声号举,两边齐出”结果刘备。可是当刘备跪于国太席前,泣告此事,国太大怒,责骂孙权,喝令斩杀贾华时,玄德又反为贾华求情。刘备真是好事做尽,好人全让他当了。

但最能表现刘备是个好人的,还是人们常提到的“三让徐州”、“携民渡江”这些生动故事。在这两个情节中,作家浓墨重彩的描写了刘备的高尚品德。陶谦被曹操围攻,玄德带兵往救。“陶谦见玄德仪表轩昂,语言豁达,心中大喜,使命糜竺取徐州牌印,让与玄德。玄德愕然曰‘公何意也?'谦曰:‘今天下扰乱,王纲不振,公乃汉室皇亲,正当力扶社稷。老夫年迈无能,情愿将徐州相让。”“玄德离席再拜曰:‘刘备虽汉朝苗裔,功微德薄,为平原相恐不称职……”刘备坚决不受。退曹兵后,“谦延玄德于上座,拱手对众曰:‘老夫年迈,二子不才,不堪国家重任。刘公乃帝室之胄,德广才高;可领徐州,老夫情愿乞闲养病。’玄德曰:‘孔文举令备来救徐州,为义也。今无端据为己有之,天下将以备为不义人矣。’”糜竺、陈登虽在旁相劝,陶谦推让再三,刘备只是不受。直至陶谦病危相托,徐州百桂拥府前哭拜挽留,玄德乃许权领徐州事。(15)作家在小说中极力渲染了刘备的仁德、谦让。再有“刘玄德携民渡江”中描写刘备撤离樊城时,“玄德同行军民十余万,大小车数千辆,挑担背负者不计其数。”“扶老携幼,将男带女,滚滚渡河,两岸哭声不绝。玄德于船上望见,大恸曰:‘为吾一人而使百姓遭此大难,吾何生哉!’欲投江而死,左右急救止。(16)”小说中这些描写虽史书中亦有记载,但也不乏添枝加叶之处。从作家的写作态度来看,是在极力赞美刘备的仁德。与描写曹操的态度比较,便可鲜明地感受到小说中“尊刘贬曹”的政治立场。

关键词:曹操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