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小说中为什么会形成这种“尊刘贬曹”的思想呢?这一思想主要是来自封建帝王的宣传和提倡。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总是时代的统治思想。由于封建帝王为巩固目己的统治地位,多是把自家说成是正宗,是天子,而把反对他们的、起来革命造反的人民群众说成是叛逆,这一思想便是正统观念。刘备由于是“汉景帝子中山靖王刘胜之后也”(17)。刘备代表着执政的封建统治者,当然就是应该歌颂的对象。
如果我们仔细考察一下三国戏中正统观念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就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观念在统治者的亲自监督下,表现得越来越鲜明,越来越强烈。
从明罗贯中成书《三国演义》时,“尊刘贬曹”的态度己很明确。而到了戏曲剧目中,这一观念又得到了更进一步强化。清王朝对民间流传的小说,戏曲的监管是很严格的,有许多禁毁的律条,其中不仅规定了具体的禁毁内容,而且还规定了刑罚标准。《水浒传》、《金瓶梅》都被贯以“海盗”、“诲淫”的罪名,不准在民间流传。而对于《三国演义》“虽然有人在奏章中援引《三国演义》受到了处罚,但这部小说并未遭禁。究其原因,大概如章学诚所说:“演义之属,已无当于著述之伦,然流俗耳目渐染,实有益于劝惩。”(18)清王朝在禁毁一些有反抗封建统治思想意识的小说、戏曲剧目的同时,又对《三国演义》类小说的人物、情节进行改造,渗透有利于他们统治的政治观点。而在清朝统治者安排编写的三国戏中表现得最为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