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文章 > 正文

曹操其人及其后人如何评价曹操的功过?(9)

清王朝的宫廷里,经常演出京剧(至今北京故宫、颐和园里仍保留有演出的戏台),命大臣们编写剧本,《西游记》、《三国演义》等小说都曾被改编成戏曲剧目上演过、《西游记》的改编本名为《(上曰下升)平宝筏》;《三国演义》名为《鼎峙春秋》,都是有一百二十出的连台本戏。而在根据《三国演义》改编的戏曲剧目中,“尊刘贬曹”的正统理念就更为强烈、“《三国演义》中丑化曹操的情节大多都写进了戏中。特别是许田打猎、衣带诏事发大行杀戮、拷害吉平、杀国舅、贵纪,在《三国演义》里也只用二、三个回目描写的事件,《鼎峙春秋》中从第二本到第三本用了十几出戏的篇幅大加演染。”(19)而对于“《三国演义》里一些赞扬曹操的情节多做了删改。”刺杀董卓改为“王允指派曹操行刺”;第五回曹操招幕义兵,原为“欲力扶社稷,恨力不足”,改为“争王图霸”。在《鼎峙春秋》中曹操不仅一无是处,而且已是十恶不赦了。剧中写曾操死后和董卓一起被打入地狱,“十股阎君说他‘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流东海之波流恶无尽’。轮转鬼王宣判曹操来世变鳖,以示对他生前罪恶的惩罚。”(20)统治阶级的这种“贬曹”的观念,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影响,以后一直延续下来,至今京剧三国戏里被丑化了的曹操形象已无法改变(当然作为艺术作品也没必要改变)。像在《水淹下邳》一折戏里写攻下下邳,生擒吕布、陈宫等,曹操对刘备说:“传下令去,今日所抢之将,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这是在小说《三国演义》而外加的,为的是极力表现他的骄横、凶残。此外,还有许多骂曹操的戏,借剧中人物之口揭示曹操的罪恶:像《击鼓骂曹》(一名《群臣客》)、《徐母骂曹)(一名《击曹砚》,又名《女骂曹》)等,《徐母写曹》中徐母骂道“种种奸谋,彰明昭著。世之三尺童子,未有不想杀尔之头,食尔之肉,割尔之心,碎尔之骨!”这较小说中对这段故事的描写更为鲜明、具体。真可谓把曹操骂得痛快淋漓。

关键词:曹操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