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明朝也一样。明朝那时候中国号称是一个“白银世界”,世界各地的白银都流到中国来了。然后张居正搞“一条鞭”法,所有东西都折成银两。可就在银子越来越多时,出现了金融危机、经济危机,而且就在最高峰的时候,万历帝以后明朝开始衰落,最后又是农民起义,这个险滩它也是闯不过去的。
原因究竟在哪儿?就是货币跟王权之间的那种关系。
肆货币
银币还是银两,这差的可不是一个字
刘刚:明朝为什么始终没有搞“金本位”或“银本位”?它大量使用银子却没有搞银本位制,它搞的是银两制——一锭银子,银两要用秤的。
纪彭:我给大家解释一下,所谓“银本位”就是不用银子,而用银币。
我的观点,铸币税这个事情是非常值钱的。比如我规定这个银币相当于一两银子,但是我可以往里面掺一点铜,还可以让它轻一点。我王权如果把铸币的这个权力拿到手里,我用80%的银子,掺点铜,然后铸出一两,那20%的银子折价,就变成我的铸币税了。我拿800两银子就可以换1000两银子的铸币出去,这些东西磨损后,还值一两银子。
这一进一出是欧洲王权能够立得起来的最重要的一个财政基础。就像路易十四或其他那些国王,他们利用这个无形之中得到了大量的财富。所以抓铸币税、抓铸币权成为欧洲君主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把诸侯的铸币权抹掉、我来独享这个利益。这应该是专制主义国家的逻辑,就是我要有更多的财政资源,而且无形中把税就收了,而不用“我要拿鞭子收税”,还不会激起老百姓的反抗。
这样的方式,在中国没有出现,我归结原因可能是技术和意识,刘刚老师认为根子还是出在皇权的意识里头。
刘刚:我们看《水浒传》动不动“拿出多少碎银子”,这个银两也好、碎银子也好,它不怕麻烦,切割,切割以后拿来称。所有这些手续,背后都必须归结到一个仲裁权,有一个决定者。这个决定者是什么呢?
银两本身不是一个信用本体、价值本体,它需要一个外在权力来赋予它某种信用在上面,来对它进行仲裁,然后它才具有某种标准和价格,它要被一种外在的东西确定。
原因有如下几点:1.傅作义看清当时形势,中共将在2-3年内取得全国胜利。作为非蒋介石嫡系将领,傅作义深知一旦失去自己的地盘和军队,南迁之后根本不会受蒋介石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