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逃跑时,拥兵接驾的岑春煊,颇得慈禧的垂青,由布政使升任总督、邮传部长,但因不服奕劻,被奕劻、袁世凯挤出朝廷,去广东当总督,岑依赖慈禧的宠信,不去广东,而在上海“养病”,奕劻的死党、两江总督端方便伪造了岑与梁启超的合影,慈禧一见大怒,也将他开缺而去!
在慈禧看来,不管什么人,只要一触犯她的利益,都要撤职罢官,新政不过如此!
光绪三十四年(1908)9月,慈禧一伙颁布了“宪法大纲”。这大纲更规定:清朝皇帝统治中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清朝皇帝,永远拥有至高无上的特权——钦定法律(否则不得见诸施行),设官制禄及黜陟百司,统率军队,综理外交,宣布戒严,掌握财政、爵赏以及恩赦,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等。
慈禧就这样地挂了资产阶级三权分立之类的羊头,来贩卖其绝对独裁的狗肉。清朝的政治,已经走上了不可挽救的绝路!
02、慈禧去世,摄政王载沣掌权
光绪三十四年(1908)11月15日,38岁的光绪皇帝死在瀛台的涵元殿。
光绪死前的两天,慈禧召集奕劻、载沣、袁世凯、张之洞等议选嗣君。奕劻、袁世凯请立溥伦或奕?的孙子溥伟,慈禧说立载沣之子溥仪。袁世凯说溥伦年长当立,慈禧怒斥之后,即命拟旨宣溥仪入宫。
溥仪时年三岁,自然慈禧便于下达懿旨,不料光绪死后的第二天,即16日,这个“老佛爷”也一命归了天。于是,载沣奉诏摄政,以明年为“宣统”元年。
载沣是光绪皇帝的弟弟,时年27岁,十五六岁时只作宫廷侍卫扈役,又生长于贵族环境之中,本无所谓才华、经验可谈,但是,20岁那年(1901)做专使到德国“谢罪”(因德国公使被杀)时,德皇威廉·亨利曾对他说:德国皇权之所以巩固,是因为皇帝首先揽有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