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人物志 >

泰山:从海岛山地到文化圣地(9)

汉承秦制,在泰山封禅上也是如此。在汉初的变革中独尊儒术,作为儒家“靠山”的泰山,自然而然被推上独尊地位。汉武帝不但封禅泰山,修建明堂,更为惊人的是,在那个交通不便的年代,能八次亲至泰山,使得任何山地在有汉一朝均无法超越泰山。汉武帝曾孙汉宣帝更是一锤定音,公元前61年(汉神爵元年),制诏太常,“唯泰山与河岁五祀,江水四,余皆一祷而三祀”,从国家祭祀制度角度根本厘定了泰山五岳之首的位置。传说,颁诏之时“凤凰集于泰山”。

(四)唐宋时期:第一山地位巩固

有唐以来,泰山五岳首山位置又生插曲。太宗封禅泰山的意愿强烈,奈何立国不久百废待兴,加之贤臣劝阻,泰山之行未成而终成憾事。高宗携皇后武则天登封泰山,联袂行了封禅泰山的旷世大典,至今双束碑仍在述说着皇帝夫妇的佳话与趣闻。许是对在泰山的亚献不满,抑或是向世人表明其承继周统、弘扬武周、另辟天地,武则天称帝后在嵩山行封禅大典。陈子昂《为赤县父老劝封禅表》称:“太室居五岳之尊”,可知,武周一朝,五岳之长已从泰山变为嵩山。至玄宗登封泰山,将泱泱大唐气象的《纪泰山铭》留在岱顶,封禅典礼后不久便削去了武则天册封嵩山的“神岳”封号,嵩山仍仅仅作为地理中心的象征,泰山则恢复了其作为传统礼制上的地位。而武则天参与禅地的泰山脚下的社首山,也于1951年因凿石被毁,这是泰山保护史上的一大悲剧。

宋真宗封禅泰山,将东岳泰山神格由“天齐王”上升为“天齐仁圣帝”,并诏令天下广建泰山东岳大帝行祠,使得泰山东岳庙遍布天下,自然也遍布各名山所在地。至此,已无任何山地能撼动泰山根深蒂固的传统地位。

宋后,元代的加封、明代皇室与泰山的密切往来、清代帝王破纪录地登临泰山、民国的泰山国山议案,泰山的地位已经层累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关键词:泰山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