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胄女学堂”考详
创设毓坤会的倡议就此消歇,但慈禧对女学堂的兴趣不久之后又再度高涨,此时不能不提的人物即是端方。1905年7月,端方被任命为出洋考察宪政五大臣之一。在逗留北京期间,利用面见“慈圣”谢恩的机会,端方大力强调女学堂的重要性,颇得慈禧称允。在致湖北女学生的电报中,他提到自己曾四次晋谒慈禧,“即女学亦经面奏,慈圣亦以为然”。
在两人的会面中,端方可能还提及皇族女学之事。《大公报》的社论透露,端方“力陈以兴办华族女学校为要”,虽然“群疑众谤”,但得到了慈禧的支持,“慈圣于此事垂注尤殷,将由内廷拨款,以为天下倡”。稍后的《顺天时报》也记载,慈禧对端方之奏请“极为垂意,已饬内务府筹拨经费若干,以为开办华族女学校之用”。
此华族女学校并未立即兴办,但不久后慈禧授意,“特准将西山旃檀寺改为女学,无论华族编闾皆可就学”。此旨一出,令民间有志入学的女性倍感鼓舞,“太后于今立意,要想倡兴女学,正是要使我们中国人要人人发愤,人人好学”。
1905年12月10日晚,《南方报》记者从北京发来电报,称“两宫面谕庆邸(按:即庆亲王奕劻),仿贵胄学堂例筹办皇族女学”。可见皇族女学之筹设,前有端方之意见,近则有陆军贵胄学堂之激刺。慈禧要求仿办女学,显有示教育平等之意。而《大公报》1906年初的报导则更加详细:
闻内廷人云,日前召见军机大臣时,两宫垂询贵胄学堂规模,催饬赶紧开办。并云外洋重女学,而中国此等风气未开,拟俟贵胄学堂办有成效,再设皇族女学堂,专收王公府第郡主、格格入学肄习,以期输入文明,咸知爱国等谕云云。
消息中“专收王公府第郡主、格格”的学员标准,正与毓坤会一脉相承。另据直隶《教育杂志》转录《津报》的消息,参与筹办皇族女学的尚有庆亲王奕劻、肃亲王善耆夫人、荣寿公主及陆伯英侍郎之夫人等。而消息所用“贵胄女学堂”的名字,最终为该学堂定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