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闲话历史 > 正文

明朝为什么会灭亡:气候寒冷导致瘟疫蔓延(6)

十六、十七世纪,安南以从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的沉船中打捞起来枪炮作为样式,并雇佣欧洲枪炮铸造工匠,使安南能够获得欧洲火器的新技术,并用于火器制造。

十七世纪初,缅甸人从葡萄牙人手中夺取了沙廉(Syriam,今缅甸半岛部分)后,残存的欧洲俘虏及其后代成为缅甸军中火器部队的骨干。除外籍火器手,缅甸人也建立了自己的火器部队,莽应龙时,火枪与火炮已成功地融入缅甸步兵和战象的单位中。

日本学习了葡萄牙人的火枪技术,不断仿造和改进,十六世纪末时路上火器之精良和应用之普遍,已经超过英、法等西欧先进国家。织田信长在著名的长筱之役(1575)中能够彻底击溃武田胜赖,即是主要得力于埋伏在河边的上万名火枪手。

明朝也积极引进各种火器,学习仿造荷兰人的红夷大炮,万历年间,明军与首次来到广东沿海的荷兰武装船只发生海上冲突,便见识了红夷炮的威力。

火器的传播影响巨大,恩格斯强调,从装刺刀的枪起到后装枪止的现代作战方法,在这种方法中,决定事态的不是执马刀的人,而是武器。而军事史学家富勒认为,火药的使用,使所有人变得一样高,战争平等化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中国周边的政权纷纷挑衅中国,烽烟四起的晚明东亚世界发生了四起大的战事:西南中缅边境战争(1576-1606)、东方中日朝鲜战争(1592-1598)、东北明清辽东战争(1616-1644)和东南中荷台海战争(1633-1662)。

明朝要应付周边战事,国防开支不断增加,从嘉靖十年(1531)到万历三十年(1602)间,13个边镇的官军数从37.1万人增加到61.9万人,再增至68.6万人,每年所编列的银两数量从336万余两暴增至827万余两,是万历六年太仓银库每年收入367万余两的2.25倍,把明代从张居正时代攒起来的积存全用完了,而到了崇祯元年,各边欠饷已达520余万两。

另外,经济全球化使得明朝与世界经济,特别是世界货币体系一体化日益加深。李伯重指出,白银输入的起落变化以及对于明代中国经济、社会、政治的影响是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覆亡还是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目前学界还存在争论。

首页上一页...3456 6
(责任编辑:费琪 CN001)
关键词:明朝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