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风流人物 >

从开国君主看周汉时期古鲁国的兴衰

曲阜在周汉时期作为古鲁国的国都历经千年,地位特殊,留下大量的文化遗存,以“礼仪之邦”闻名中外,但由于时间久远、人物众多、事件繁杂,很多土生土长的曲阜人对于古鲁国兴衰成败的历程都说不甚清楚。下面让我们从认识古鲁国的4位开国君主入手开启对古鲁国历史的探究之旅。

一、代父就封的鲁公伯禽

伯禽,周公旦之子。据《史记鲁周公世家》记载,公元前11世纪中叶,周武王伐纣克殷后,“遍封功臣同姓戚者。封周公旦于少昊之墟曲阜,是为鲁公。周公不就封,留佐武王”。“其后武王既崩,成王少,在强葆之中。周公恐天下闻武王崩而畔,周公乃践阼代成王摄行政当国。”周公被封为鲁公仍留在京都辅佐周武王,武王去世后,成王年幼,周公担心天下人闻听武王讣讯而背叛朝廷,就登位代成王主持国家政权。“使其子伯禽代就封于鲁。”周公在伯禽就任鲁公前进行了一番训诫:“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捉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无以国骄人。”“我作为文王的儿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地位不可谓不高,但还要洗一次头三次握起头发,吃一顿饭三次吐出正在咀嚼的食物,而起来接待贤士,生怕失掉天下贤人。你到鲁国之后,千万不要居国自傲。”

从开国君主看周汉时期古鲁国的兴衰

现在曲阜周公庙元圣殿院内立着一块清代的石碑——《金人铭》碑,记载了2500多年前孔子观“金人铭背”的典故。碑文内容在汉刘向《说苑·敬慎篇》和《孔子家语·观周》中均有记载。“孔子观周,入后稷之庙。右陛之前,有金人焉。三缄其口,而铭其背曰:‘古之慎言人也,戒之哉!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安乐必戒,无行所悔。勿谓何伤,其祸将长。勿谓何害,其祸将大。勿谓何残,其祸将然。勿谓不闻,神将伺人。焰焰不灭,炎炎若何。涓涓不壅,终为江河。绵绵不绝,或成网罗。毫末不札,将寻斧柯。诚能慎之,福之根也。曰是何伤,祸之门也。强梁者不得其终,好胜者必遇其敌。盗憎主人,民怨其上。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众人之不可先也,故后之。温恭慎德,使人慕之。执雌持下,人莫逾之。人皆趋彼,我独守此。人皆惑之,我独不徙。内藏我智,不示人技。我虽尊高,人弗我害。谁能于此?江海虽左,长于百川,以其卑也。天道无亲,而能下人。戒之哉!’孔子既读斯文,顾谓弟子曰:‘小子识之,此言实而中,情而信。’”孔子当年走进周公庙,看到在庙堂台阶右侧立着一个嘴上扎了三道封条的铜人,在铜人的背上刻着周公叮嘱儿子伯禽如何立身处世的铭言,告诫他要谨言慎行,要防微杜渐,要谦卑内敛,要淡泊名利,要虚怀若谷,孔子看后颇为感慨。将金人置于周公庙内从祀周公,就是为了让后世子孙入庙时每每见之,从而牢记祖训,以铭文自诫。

1234...10全文 10 下一页
关键词:古鲁国,曲阜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