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战史风云 >

揭秘,中日甲午战争清军为何败的如此彻底?(9)

他们的作战知识和习惯要么来自于自己在太平天国战争、镇压捻军的实战经验积累,要么来自于自家长辈和同僚的言传身教。这些与低武器装备水平、低组织程度的作战对手在低烈度战争对抗中获取的知识技能很大程度上已经过时了。

但是基于功利化的入伍动机和普遍低下的文化素质,清军军官对近代化作战知识技能,既没有主动学习的兴趣,也缺乏透彻掌握的能力。人数寥寥的受过近代化军事教育的军校毕业生,则在军队得不到重视,不仅无法染指部队指挥权,还处处受到旧式军官的打压。清军在勇营、练军中推行的西式训练,由于组织不得力,方法不得当,最终的效果的也是画虎类犬,东施效颦。

洋务派领袖张之洞对清军编练新军成效不大的原因作过剖析:“旧日洋操,兵之所以练不能精者,以用教习为弊为最大,设有教习,则营、哨官皆可以以庸劣无能之人滥竽充数,营垒法式,枪炮理法,队伍分和,一切教练事宜,懵然不知。一切教法,付之教习,权力不专,临操时已不甚听从,操场一散,即仍听营、哨官之指使,课令杂役,纷纭百出。全与操法制度相违戾。临操之时,统带官熟视其旁,一若不与其事者,最为可怪。一旦出防远征,则仍听统带之官妄加调遣。如此,则永远练习不成,何论战胜外国。”

从张之洞的观察来看,清军新军编练几无效果,出现袁世凯电报中“临阵多用非所学”,仍按“击土匪法”打仗的情况也就不奇怪了。

五、落后的编制编成

参战清军的编制编成是曾国潘在创立湘军时参照戚继光练兵方法设定的,为与清军八旗、绿营军制相区分,可称之勇营制。

勇营制以营为基本作战单位,步兵每营500人,按哨、队两级编成,1营下辖4哨,1哨分8队,每队编有10到12名士卒,此外每营还雇有负责后勤保障的长夫180人,不列入编制;骑兵每营250人,分哨、棚、什三级编成,营以上再无固定编制。带队营官以上的军事长官即为统领,每个统领辖军少则数营,多则十数营以至数十营不等。

关键词:甲午中日战争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