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频道首页 > 今朝论史 >

从“国家”到“地方”:中国现代国家改造中的“战略退却”(7)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改变中央政府对外政策的努力持续收到实效。当山东问题传出中日之间“直接交涉”的消息后,1920年4月10日,中华民国学生联合会总会发表《反对鲁案直接交涉代电》指出:“吾侪自五四以来,牺牲神圣之学业,从事于奔走呼号,无非为救国自卫计。今鉴时机急迫,国势颠危,用本初衷,作最后之忠告:兹限四日之内,先将日本通牒原封驳回,通告军事协定无效,以固吾领土,而保主权。倘再推诿延宕,是公等甘作石敬瑭、李完用第二,吾侪学生断不忍令庄严灿烂之中华民国,断送于吾公等之手,纵极孱弱,誓以赤手空拳与公等周旋。公等勿以外援至为可恃,勿以暴力为可凭,勿以人民为可欺,勿以学生为可屈。传曰:时日曷丧,予及汝偕亡!语曰:宁为玉碎,勿为瓦全。愿公等熟审之。”在青年学生和各界民众的强大压力下,5月22日,北京政府外交部致电日本驻华公使:“无如中国对于胶澳问题在巴黎大会之主张未能贯彻,因之对德和约并未签字,自未便依据德约径与贵国开议青岛问题。且全国人民对于本问题态度之激昂,尤为贵公使所熟悉。本国政府基于以上原因,为顾全中日邦交起见,自亦未便率尔答复……唯根据目前事实上之情状,对德战争状态早经终止。所有贵国在胶澳环界内外军事设施,自无继续保持之必要,而胶济沿路之保卫,从速恢复欧战以前之态状,实为本国政府及人民最所欣盼,自当为相当之组织以接替贵国沿路军队,维持全路之安宁。此节与解决交还青岛问题纯为两事,想贵国政府必不迟延其实行之期,致益滋本国人民及世界观听之误会也。贵国政府如将战时一切军事上之设施从事收束,以为恢复和平之表示,本国政府自当训令地方官与贵国领事官等接洽办理。”7月19日,江苏省教育厅将外交部这一文件节略转发,其中外交部给江苏省长公署信函的内容是这样写的:“相应将该项节略稿印送尊处查照,借资接洽,并请酌量宣布,以免人民误会。”所有这些历史文献都显示北京政府的确是出于对民众和舆论力量的忌惮而不与日本“直接交涉”的。

关键词:战略退却
 

今日推荐

今日头条

加载中...

老照片